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经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于1985年5月27日公布。规定:
❶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内容是改革管理体制,调整教育结构,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❷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理的原则。
❸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❹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❺加强领导,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掌握教育的大政方针,领导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协调各部门有关教育工作,统一部署和指导教育体制的改革。

☚ 教育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hong gong zhongyang guanyu jiaoyu tizhi gaige de jueding

中共中央1985年5月27日通过的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文件。提出这一文件的目的在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办学体制及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发生根本的变革,以适应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需要。这一决定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社会主义建设、面向改革、面向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决定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着重分析了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在管理权限上政府统得过死、基础教育薄弱、高等教育内部科系层次比例失调,教育指导思想、内容和方法陈旧落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可能,文件对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几项重大的原则决定:
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鉴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实现九年义务制教育要因地制宜,分步进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应在1990年左右实现普及初中;占全国人口一半的中等发展的镇与农村,首先抓紧按质按量普及小学教育,并积极准备条件在1995年左右普及初中阶段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落后地区,要随经济发展采用各种形式积极进行不同程度的普及基础教育的工作。决定特别指出,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行义务教育和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要采取特别措施提高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对现有教师进行认真培训和考核。
❷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扭转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发展职业教育要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为提高城市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和发展第三产业服务,要为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劳动致富服务。要调动企事业单位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❸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统包统分的办法为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和招收自费生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分配则分别采取国家计划指导下的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定向分配和自谋职业几种形式。决议还提出在招生、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拟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干部任命等方面扩大高等学校的自主权。高等学校要改变学科设置不合理,本科、专科设置比例不合理的状况,恰当地进行调整。(5)为保证教育体制改革顺利进行,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加强教育立法,各级学校要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

☚ 教育立法   教育制度 ☛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honggong zhongyang guanyu jiaoyu tizhi gaige de jueding

1985年5月27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文件指出:
❶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❷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❸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❹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❺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文件正确论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深刻阐述了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了人才的极端重要性;重申了“三个面向”;确定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正确方针,指明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 幼儿园管理条例   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 ☛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honggong zhongyang guanyu jiaoyu tizhi gaige de jueding

中共中央1985年5月27日发布的指导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做出这一决定的目的是试图以教育体制的改革为龙头,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办学体制、教育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发生重大变革,以适应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需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文件针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5个方面做出重大原则决定:
❶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90年代及下个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准备好数量巨大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社会主义人才的标准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❷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根据条件逐步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实现九年义务制教育要因地制宜,分步进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应在1990年左右实现普及初中;占全国人口一半的中等发展的镇与农村,首先抓紧按质按量普及小学教育,并积极准备条件在1995年左右普及初中阶段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落后地区,要随经济发展采用各种形式积极进行不同程度的普及基础教育的工作。《决定》指出,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行义务教育和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要采取特别措施提高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对现有教师进行认真培训和考核。
❸扭转中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状况,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要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改革有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要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业务部门办学的积极性,鼓励集体、个人和其它社会力量办学。
❹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统包统分的办法为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和招收自费生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分配则分别采取国家计划指导下的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定向分配和自谋职业几种形式。《决定》还提出在招生、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拟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干部任命等方面扩大高等学校的自主权。
❺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为了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国家要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要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要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 中央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经费 ☛
000001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