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水而疑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水而疑滞。 【集校】: 《文选》陈本:舡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文选》尤本: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文选》六臣本: 洪兴祖: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囘水而疑滞。 校语:疑,一作凝。 江淹赋云:舟凝滞于水滨。 杜子美诗云:旧客舟凝滞。皆用此语。其作疑者,传写之 朱熹: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校语:凝,一作疑。 黄省曾:舩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校语同朱本。 明繙宋本:同尤本。校语同洪本。 朱多煃:舩容与而不进兮,淹囘水而凝滞。校语同朱本。 汪瑗、庄允益:同朱多煃本。 毛晋:同朱本。 刘师培:《原本玉篇·水部》引囘作洄。《文选·别赋》注引回作迴,疑作凝。 《书钞》一百三十七又引作奄迴水以凝滞。据注文似王本当作疑。作凝乃别本也。 陆侃如:王逸训爲“惑”,则古本当作疑。 疑本可训爲止(《尔雅》“释言”注、《仪礼》“乡射礼”注),王注亦未妥;后人不知此义,遂改爲凝。(疑凝二字古通;《易》“阴始疑也”,《释文》云“疑本作凝”,可证。) 徐英:本作疑滞。 王曰:疑,惑也。滞,留也。惑留意不可晓。《文选》作凝滞。洪引江淹赋、杜甫诗证爲凝滞之 闻一多:疑与凝通。 《书钞》一三七,《御览》七七〇,《文选》江文通《别赋》注引并作凝。 朱本、朱燮元本、大小雅堂本并同。 姜亮夫:淹回,《御览》七七〇、《书钞》一三七并引作奄迴。 寅按:古字通也。 刘永济:戴氏曰:“疑凝,语之转。”按戴説是,疑当作凝。 沈祖緜:凝,《文选》作疑。 凝爲疑之孳乳,古通用。 。【集释】: 王逸:凝,惑也。 滞,留也。言士衆虽同力引櫂,船犹不进,随水囘流,使己疑惑,有还意也。 张铣:容与,徐动貌。 淹,留也。 回水,回流也。疑滞者,恋楚国也。 朱熹:滞,叶丑亦反。船不进而凝滞,留落之意,亦恋故都也。 汪瑗:容与,不进貌。淹,凝滞貌。 回洄通,古文省耳。逆流而上曰泝洄。 言齐榜击汰,可谓用力矣,然舩犹容与不进者,盖以淹留于回水而逆上之,故凝滞也。三句皆承上上沅二字言之,以见逆流之难耳。旧俱解作眷恋故乡之意,恐未必然。 黄文焕:心急行迟,容与凝滞之况,又添一番牵掣矣。 钱澄之: 王夫之:容与、不进,沅水滩高,舟不易上也。回水,矶上逆流。凝滞,不行也。 林云铭:方济时,又徘徊一番。 蒋骥:回水,水之湍急回流也。 自方林以下,当复从舟入湘以达于沅,不言湘者,已见上文也。 奚禄诒:滞,叶隘。 容与,从容之貌。回水,洑流也。 戴震:疑,止也。 疑凝,语之转。 陈本礼:此又一幅淸江泛棹图也。一叶孤帆,沙汀夜泊,淹回难进,能不令迁客魂销于江上耶! 闻一多:《説文》“滞,凝也。” 文怀沙:容与,慢慢的。淹,止留。 回水,漩水处。疑滞,就是凝滞,意思是不易运转。(《屈原集》注) 姜亮夫:容与,犹犹豫,不进之貌,详《离骚》篇。〇淹回,犹言儃佪,淹儃一韵之变。 儃佪详前。〇疑滞,两义近之训诂字複合词,止留之也。按洪説疑字 至《文选·别赋》李善注引此作凝滞者,唐人习《渔父》者多,偶未细检耳。 慧琳《一切经音义》十八引《考声》云:“沉也,止也”,贾注:《国语》云:“滞久也”,《説文》“凝也”,形声字也,可以互参。〇以上四句言自方林又登舟而西发向沅也。上沅者,尚未至沅而将以沅爲所指之处也。 下枉渚辰阳,卽上沅之所经也。则此盖谓自方林登舟,将经由洞庭以上沅也。省言洞庭,非不经洞庭也。洞庭水大,故需士卒齐吴榜以击水;洞庭水阔,故船容与不进。 儃佪,疑滞也。若实指上沅卽行于沅水,则枉渚辰阳,于程已逆;而齐榜回水,亦言过其量,非其实矣。 (《重订屈原赋校注》) 刘永济:以上四行敍由鄂南行所 胡念贻:容与,舒閑,言缓行。 淹,久。 杨胤宗:步余马兮山 以上叙述陆行光景。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而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俱写水行也。津渡榛芜,寒江湍急,徒增孤臣去国之悲,天地鸿荒之感,故俯波声而 蒋天枢:回水,旋涡,滩急故流旋。疑,古凝字。 凝滞,舟如定止不前。 吴孟复:容与,徘回。 滞,《周礼·廛人》:“货之滞于民用者”。《周语》:“气不沉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