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箴
靡曼之色(1),实蠹而德(2)。哇淫之音(3),实害而心(4)。蜉蝣之美(5),衣敝何耻(6)。琅玕之羞(7),簟食何忧(8)。
【注释】
(1)靡曼:美丽。色:女色。
(2)蠹(du):蛀蚀。而:通“尔”,你。
(3)哇淫:鄙俗淫靡。
(4)而:通“尔”,你。
(5)蜉(fu)蝣(you):虫名,体软弱,触角短,翅半透明,有尾须两条,一般朝生暮死。蜉蝣之美,用《诗·曹风·蜉蝣》诗意。这首诗中说:“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诗中把死在眼前的贵族比作蜉蝣,把他们美丽的衣服比做蜉蝣的翅膀。说他们虽然奢侈享乐,但他们已经活不长了。在这里作者是把那些生命没有价值却穿着美丽衣裳的人比作蜉蝣。
(6)敝:破。
(7)琅(lang)玕(gan):似玉的美石,这里比喻美味。羞:通“馐”,美味。
(8)簟(dan)食:《论语·雍也》:“一簟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回,颜回,孔子弟子。后来常用这个故事表现安贫乐道的情操。
【译文】
接近美丽的女色,实在腐蚀你的品德。鄙俗淫靡的音乐,实在毒害你的心灵。跟那些生命没有价值却穿美丽衣裳的人相比,衣服破旧又有什么羞耻?他们吃着美味,你吃着粗茶淡饭,又有什么忧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