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碱粒细胞脱粒试验
嗜碱粒细胞脱粒试验是用于协助临床诊断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体外试验。血液中的嗜碱粒细胞及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内充满着含有组胺及5-羟色胺等活性介质的颗粒,这些细胞表面都存在有与过敏抗体Fc分段结合的受体,当过敏抗体结合于细胞表面使细胞致敏时,如再加相对应的变应原,则变应原与过敏抗体相结合,可使细胞中的颗粒脱出,导致活性介质的释放,从而产生速发型超敏反应。
过敏抗体一般认为有两类: 一是特应性过敏反应的IgE型抗体,能与大鼠腹腔液中的肥大细胞结合; 另一是非特应性过敏反应的IgG型抗体(可能是IgG4),可与家兔血中嗜碱粒细胞结合。
试验方法分为直接法 (病人外周血中的嗜碱粒细胞加可疑的相应变应原)和间接法(家兔血中的嗜碱粒细胞或大鼠腹腔液中的肥大细胞加病人血清,加可疑相应变应原)。当变应原与过敏抗体相结合时,可使细胞中的颗粒脱出,这时用中性红或烟鲁绿(Janns green)作超活体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100个嗜碱粒细胞或肥大细胞中出现脱粒的细胞数,即可查出被试者血清中有无过敏抗体。用同样试验也可检测是何种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