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花草
【概况】: 异名 有日散(广西金秀瑶语),竹叶草(云南)。 基源 为鸭跖草科聚花草属植物聚花草的全株。 原植物 聚花草Floscopa scandens Lour. 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体多少被多细胞柔毛,根状茎很长。 茎高15~50cm,不分枝。 叶无柄或有带翅的短柄;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4~10cm,上面有鳞片状突起。蝎尾状聚伞花序组成长达8cm,宽达4cm的扫帚状圆锥花序;总苞片下部叶状,向上渐小;花梗短;苞片鳞片状;萼片长2~3mm,浅舟形;花瓣蓝色或紫色,少白色,倒卵形,略比萼长;雄蕊6枚,花丝长而无毛。蒴果卵圆形,长2mm,侧扁,硬壳质,光泽,有两条沟槽,2室,每室有1种子。(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395页.图7620) 生境与分布 生于沟边、草地及林中。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 印度至东南亚及大洋洲热带地区也有。 。【药性】: 功效 全株:活血清热。 主治 ❶ 《新华本草纲要》:“内伤,目赤肿痛。” ❷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淋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