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群马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群马图 【作品赏析】: 徐悲鸿画马,中外闻名,世所共知。 《群马图》作于1940年喜马拉雅之大吉岭。四匹姿态各异的立马静中欲动,令人感到“所向无空阔”、“万里可横行”的气势。 徐悲鸿为什么能把马画得如此生动?他在给刘勃舒的一封信中介绍了自己艰辛创作的道路,概括地总结了数十年画马的经验,信中说:“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夫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方能有得。 ”这些艺术实践的宝贵经验,看似平凡,其理极为深刻,这里面包含著成功的秘诀:苦功与画理。非此不能得马的形似,与马的神气。还须“详审其动态及神情”,“细察状貌动作务扼其要,不尚琐细”。另外,他画马总是和饱满的政治热情结合在一起。 就以《群马图》为例,他在画上题跋云:“鄂北大捷豪兴勃发。”反映了画家作画时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比欢欣的心情。 其它如“天涯何处寻芳草?认识当年旧战场”、“哀呜思战斗,迥立向苍苍。”均有深意。 他于1949年建国后画了一匹奔马,题作“山河百战归民主,铲除崎岖大道平”。由此可见,他画马总是寄寓著对于民主和民族革命胜利的渴望。从他的马可以感到时代脉搏的跳动。 徐悲鸿画马,是以真马为师,又融会了传统画理画法。他从不画缰绳,马的体态较瘦,腿脚较长,十分矫健。概言之,他融会中西绘画之法,创造了新的骏马形象,成为画史上独树一帜的画马大家。 。现代 徐悲鸿 轴 纸本著色 纵109厘米 横121厘米 藏徐悲鸿纪念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