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窦建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窦建德573—621

窦建德


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贝州漳南(今山东武城东北)人,一说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少年时常以助人为乐,故得乡党信任。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欲侵高丽,应募为二百人长。因助同县孙安祖起义,家属为隋所杀,遂率众起义,归高鸡泊义军首领高士达。大业十二年为军司马, 以计大破涿郡通守郭绚。后高士达不听他的意见,为隋军所杀。他收集余部,渐至十余万人。自称长乐王,年号丁丑。隋亡后,自称夏王,建都乐寿,年号五凤,国号夏。武德二年(619年)擒杀隋将宇文化及。后又大破唐军,擒淮安王李神通及唐将李世勣等。武德四年,领兵救王世充,为秦王李世民所败,受伤被俘,至长安遇害。他重信义,轻财币,所得资财并散赏部下,一无所取。生活俭朴,常食菜蔬粟饭;妻曹氏不衣纨绮。《旧唐书》也称他“沉机英断”。在其所占地区“劝课农桑,境内无盗,商旅野宿”。故牺牲后,人民一直怀念他,“自建德亡,距今已久远,山东,河北之人尚谈其事,且为之祀。”河北大名有“窦建德庙”,临城县牛谷口有“窦王庙”,河南安阳有“夏王庙”等。

窦建德573—621

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农民出身。曾任里长。因助孙安祖起义,家属被杀,遂率众起义。投靠高鸡泊起义军高士达。高士达死后,他继为领袖,称将军,拥兵十余万。617年,在乐寿称长乐王,年号丁丑。后攻占河北大部分郡县,声势大振。后称夏王,建都乐寿,国号夏,年号五凤。619年,迁都洺州。每得战利品,皆分给将士,他与妻曹氏均生活节俭。后来,大量任用隋朝官员,遣使到洛阳朝见隋朝越王侗。李世民率唐军围攻在洛阳的王世充,他率军援;连下管州、荥阳等地。因轻敌,败于唐军,被俘,在长安被杀。

窦建德573—621

隋末河北农民起义领袖。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出身农民。大业七年(611年)为二百人长,因助孙安祖起义,家属被害,遂率部起义。投高鸡泊起义军首领高士达。高牺牲后,他继为领袖,称将军,拥众10余万。大业十三年(617年)于乐寿称长乐王(今河北献县)。旋于河间歼隋将薛世雄部3万余人,继而攻下河北大部郡县。次年称夏王,建都乐寿,改年号为五凤,国号夏。五凤二年(619年),迁都洺州(今河北永年东南)。擒杀宇文化及后,大量任用隋官僚,并遣使朝见隋越王侗。五凤四年(621年),驰援王世充,因轻敌,兵败被李世民俘,被杀于长安。他注重节俭,每获战利品,分给将士。在占领区内“劝课农桑,境内无盗,商旅野宿”,并重用士人。死后魏州(治今河南安阳)人民曾建庙祀之。

窦建德573~621

隋末河北农民起义领袖。清河漳南(今山东武城东北)人。游侠出身,胆力过人。创业七年(611年)。隋廷征兵侵高丽,任二百人长。因助孙安祖起义,家属被杀。遂率部投高鸡泊起义军高士达部,任司兵。大业十二年(616年),为军司马,击杀涿郡通守郭绚。高士达死后,他尽领其众,称将军,有兵10余万。次年,于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年号丁丑,攻占信都、清河等郡。河间之战,歼灭隋将薛世雄部3万余人,声势日盛。自称夏王,建都乐寿,改年号为五凤,国号夏。五凤二年(619年),迁都洺州(今河北永年东南)。他每得战利品,分给将士,自奉甚俭,称王后仍素食布衣。李世民率军围攻王世充,他率军驰援,连下管州、阳翟、荥阳等地,在牛口布阵。因轻敌,被李世民所败,俘至长安被杀。代死后,魏州(今河北大名)人建夏王庙,以作纪念。

窦建德

窦建德573—621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清河漳南(今武城东北)人。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朝廷征兵侵高丽,他被任命为二百人长。后因助孙安祖起义,家属被杀,遂率部投高士达起义军,任司兵。大业十二年,为军司马,击杀涿郡通守郭绚。高士达死后,他继任首领,称将军,拥兵十余万,占据平原(今陵县)。大业十三年,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隋炀帝命涿郡留守薛世雄带三万人马驰援东都,经河间,他率军截击,消灭薛军,占据河北大部郡县。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称夏王。宇文化及为李密所败,东走聊城。他擒杀宇文化区。次年,迁都洺州(今河北永年东南),遣使朝见隋越王杨侗,北连突厥。王世充废杨侗称帝,他自建天子旌旗。四年,李世民率军围攻王世充,他率军驰援,因轻敌为李世民所败,被杀于长安。

☚ 滨海军区   褚玉璞 ☛

窦建德

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人。世代为农,为里长。大业七年(611),隋伐高丽,补队长。为孙安祖招人数百起兵,入高鸡泊(在今河北故城)。后投高士达,保高鸡泊,与士卒同甘苦。十二年败郭徇,威震山东。隋郡县吏多以地归之。十三年正月自立为长乐王。次年更号夏王,建元丁丑,署官属分治郡县。大败隋将薛世雄。都乐寿(今河北献县),号金城宫,后改元五凤。武德元年(618)引兵破宇文化及。遣使朝越王侗,与王世充、突厥交结。世充废侗,乃绝之,自称皇帝。后屡为唐军所败。四年以兵救世充,为李世民大败,重伤被俘,斩首长安(今陕西西安),年四十九。

窦建德573—621

隋末河北农民起义领袖。清河漳南(今山东武城东北)人。游侠出身, 胆力过人。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朝廷征兵侵高丽,他被任为二百人长。因助孙安祖起义,家属被杀,遂率部投高鸡泊起义军高士达部,任司兵。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为军司马,击杀涿郡通守郭绚。高士达死后,他尽领其众,称将军,有兵十余万。十三年,于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年号丁丑, 攻占信都、清河等郡。河间之战,歼灭隋将薛世雄部三万余人,声势日盛。次年,遂称夏王,建都乐寿,改年号为五凤,国号夏。五凤二年(公元619年),迁都洛州(今河北永年东南)。他每得战利品,分给将士,自奉甚俭,称王后仍素食布衣。他注意任用隋官僚,遣使到洛阳朝见隋越王侗, “每获士人, 必加恩遇”。四年,李世民率军围攻王世充,他率军驰援,连下管州、阳翟、荥阳等地,在牛口布阵。因轻敌, 为李世民所败,俘至长安被杀。他死后, 魏州(今河北大名)人民建夏王庙,以作纪念。

窦建德573—621

隋末河北农民起义领袖。清河漳南(河北故城东北)人。世代务农,曾为里长。大业七年(611)投奔高鸡泊起义军高士达部。十二年,高士达为隋将杨义臣战败阵亡,建德收拾残部,发展至十万人。次年,在乐寿(河北献县)称长乐王。大败隋将薛世雄,占有河北大部郡县。唐武德元年(618)称夏王,国号夏。自奉甚俭,赏罚严明, “劝课农桑,境内无盗,商旅野宿”。次年在聊城(今属山东)擒杀宇文化及,并遣使至洛阳朝见隋越王杨侗,大量收用隋朝官僚和士人。王世充废杨侗称帝,他也自建天子旌旗。武德四年李世民围攻洛阳,建德应王世充之请率军十余万驰援,在虎牢(河南荥阳西北),兵败被俘,被杀于长安。(参考图3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