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网膜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网膜病 一、眼底改变的诊断 1.黄斑中心窝反光点是眼底灯像。 2.黄斑周围的反射轮是黄斑凹与网膜平面的边界。 3. Weiss反光是视盘旁弓形反光,乳头水肿。 4.后极乳头附近细小点是内界膜点状隆起和凹陷水肿的边缘。 5.环形反光是脉络膜出血灶的外周。 6.条纹状反光是机化病灶、视盘、黄斑被牵引和肿瘤压迫。 7.网膜混浊、白色雾状是炎症、渗出、水肿、循环障碍。 8.网膜白斑是炎症吸收后巩膜外露。 9.红色空泡状区、破纱布样斑片、胆固醇结晶白点是囊样变性。 10.血管旁白鞘是血管炎。 11.银丝动脉是血管硬化。 12.血管扩张是静脉堵塞、血液病。 13.血管弯曲度大是动脉硬化、血管痉挛。 14.眼底色深暗是红细胞增多症。 15.血管搏动:静脉搏动是生理现象,动脉搏动是眼压高于脉压。 16.反光增强是水肿或屈光介质混浊。 17.细粒色素是色素游离沉淀。 18.黄斑樱桃红:是网膜中心动脉梗塞、家族性黑矇。 19.点状白斑是玻璃疣、萎缩斑、小型浸润。 20.红斑是出血、黄斑裂洞、囊肿、盘状变性。 21.隆起是肿瘤、水肿、网膜脱离。 22.凹陷是小凹、裂洞、缺损。 23.圆形边界不清灶是网膜浸润。 24.形状同23、但在血管下,是脉络膜浸润。 25.灰白色棉絮斑是湿性渗出灶。 26.晶莹黄细点是玻璃疣、胆固醇沉淀、硬性渗出,网膜变性。 27.格子状、铺路石状、雪条状灶是网膜周边变性。 28.火焰状出血是在神经纤维层。 29.点状出血在外颗粒层。 30.大片状出血是在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间。 二、视乳头网膜炎治疗 1.抗生素:控制全身可能性的病灶感染。 2.使用激素:一般用泼尼松10 mg,3次/日,内服,或30 mg溶于5%的葡萄糖250 ml,静滴。突击用法:200 mg溶于葡萄糖液中静滴,只能连用三天。减量一周一次,每次减20%,最后以10 mg/日维持。 3.血管扩张剂:一般用地巴唑20 mg 3次/日,内服,较重的用10 mg 654—2,3次/日,内服,用复方樟柳碱2 ml颞侧皮下注射,1次/日,十天一个疗程。也可用妥拉苏林12.5 mg球后注射。 4.神经营养:维生素B12 ATP。 5.肌苷400 mg,3次/日,口服。 6.上述治疗2~3周无效,而且有神经受压的证据可考虑做视神经管减压术。 7.中药常用加减血腑逐瘀汤:柴胡6 g、当归12 g、赤芍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生地15 g、川芎6 g、牛膝10 g、枳壳6 g、甘草6 g、桔梗6 g,1付/日,水煎服。 三、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炎 是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的紊乱,是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间脱离。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1.降低血管通透性,使用芦丁、维生素C。 2.激素泼尼松10 mg,3次/日,内服,减少渗出。 3.中药舒肝、清热、活血利湿,具体处方如下:柴胡、当归、赤芍、茯苓、白术、生姜、甘草、薄荷(后下)、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茯苓皮、陈皮,1付/日,水煎服。 四、中心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是黄斑区从视网膜外颗粒层至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炎症。眼底上患区网膜和网膜下黄、灰、白色隆起,有荧光渗漏。治疗上无特效疗法,一般同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炎。 五、颞浅动脉炎 颞浅动脉炎是巨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的颞浅动脉炎。常并发缺血性乳头改变、眼动脉、中心动脉缺血。 1.自觉症:闪光、紫视、一时性黑矇,发热、心悸、胸闷,视神经传导障碍、网膜电图异常,视盘苍白、水肿、少量出血、棉絮状斑,荧光充盈迟缓。 2.检查:视野水平偏盲,血沉30 mm/小时以上,血浆粘度增加,血清白蛋白、球蛋白、γ球蛋白增加。 3.治疗:泼尼松60 mg溶于盐水中静滴,1次/日。减量根椐血沉、球蛋白的变化考虑,维持量7 .5 mg/日。 4.复方樟柳碱2 ml颞侧皮下注射,1次/日,10次一个疗程。 5. 654—2 10 mg,3次/日内服。 6.使用加减血腑逐瘀汤。 六、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 1.发病率 通常发病率为50%左右,糖尿病病程5年以下38%,5~10年50%,10年以上90%。 2.分期 (1)单纯型 Ⅰ期:微血瘤、小出血; Ⅱ期:黄白色硬渗出、出血斑; Ⅲ期:软性渗出、出血斑。 (2)增殖型 Ⅳ期:新生血管、玻璃体出血; Ⅴ期:新生血管、纤维增生; Ⅵ期:新生血管、纤维增生、网脱、内皮细胞周细胞受损。 3.眼底改变的病理 (1)渗出水肿:血、网屏障被破坏,毛细血管扩张渗出,从血管内皮细胞渗出,于网膜中成水肿。 (2)棉絮状斑:毛细血管闭塞,神经纤维轴索断裂,轴将流受损形成白色羽状斑,白羽超过8个可能变成增殖型,白羽吸收后神经纤维萎缩,神经节细胞变性。 (3)血管闭塞:显示小的无灌注区,黄斑周围生理上有一直径650μm的拱血管环。糖尿病时断裂血管间隙加大,环径超过100μm时视力减退。拱环直径是在荧光片上测定的。 (4)血管屏障破坏的原因 ❶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密联结开放。 ❷ 内皮细胞浆孔洞化。 ❸ 内皮细胞吞食小泡,运输能力增强。 ❹ 色素上皮基底将膜内褶增多。 4.治疗 (1)控制血糖。 (2)抑制垂体功能:放疗、光凝、手术切除。 (3)光凝的目的:保护黄斑,隔开病灶,封闭无灌注区,防新生血管。间接全光凝的目的:防止血管入玻璃体,防止血管长入前房角。 (4)活血化瘀:血腑逐瘀汤,碘剂可促渗出吸收。 (5)其他:抗凝剂,保护屏障功能,多贝斯和环扁桃酯内服。 七、动脉硬化的发展 1.老年动脉硬化:纤维玻璃样变性,肌层受损,弹性降低,血流量减少,脑供血不足,血网屏障受损。 2.动脉粥样硬化: 八、网膜前新生血管 1.产生网膜前新生血管的眼病:网膜缺血,网膜炎性缺血,其他原因引起的缺血网脱、多发硬化、玻璃体病,中心动脉阻塞引起的缺血,中心静脉阻塞引起的缺血,糖尿病视网膜缺血。 2.新生血管的形成和转归: 3.产生新生血管的机理: 九、网膜下新生血管 1.合并新生血管的眼病:黄斑变性,中渗,色素膜炎,眼球挫伤,激光术后,血管样条纹,玻璃疣,肿瘤等。 2.新生血管的超微结构:血管来自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脉络膜血管有孔渗出,血管可穿过破裂处,Bruch膜进入网膜下空间形成血管网。 3.眼底所见:色素上皮下网膜中,新生血管呈灰白色、黄白色、边界不清的隆起。 十、缺血性乳头改变 1.Ⅰ型视乳头动脉炎乳头改变:乳头水肿,乳头出血斑,动脉细。 2.Ⅱ型乳头静脉炎乳头改变:瘀血乳头,静脉迂曲扩张,乳头水肿,乳头出血斑。 3.荧光造影:乳头周围荧光渗漏,乳头周围深层不显影。 4.病因 (1)颞浅动脉炎。 (2)血栓栓子堵塞。 (3)血液黏稠度的改变。 (4)红细胞增多症。 (5)糖尿病。 (6)低血压加高眼压。 5.治疗 (1)654—2 10 mg,3次/日,内服。 (2)复方樟柳碱2 ml颞部皮下注射,1次/日。 (3)泼尼松10 mg 3次/日,内服。 (4)尽量降低眼压。 (5)中药:柴胡6 g,当归12 g,赤芍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生地15 g,川芎6 g,牛膝10 g,枳壳6 g,甘草6 g,桔梗6 g,1付/日,水煎服。 十一、视网膜中心动脉堵塞 1.急救 (1)亚硝酸戊酯0. 2 ml,吸入,1次/小时。 (2)硝酸甘油0.06 g,舌下含,1次/30分。 (3)妥拉苏林12. 5 mg,球后注射,立即。 (4)前房穿刺,立即,或做眼球按摩。 2.常规治疗 (1)654—2 1 .0 mg,3次/日,内服。 (2)复方樟柳碱2 ml,颞部皮下注射,1次/日。 (3)在血小板和出凝血时间正常的情况下: ❶ 血栓通75 mg,溶于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输入,1次/日,10次为一疗程。 ❷ 尿激酶20 000 U,溶于5%葡萄糖液250 ml,1次/日,10次一疗程。 (4)中药:柴胡6 g,当归12 g,赤芍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生地15 g,川芎10 g,牛膝10 g,枳壳6 g,甘草6 g,桔梗6 g,1付/日,水煎服。 十二、视网膜中心静脉阻塞的治疗 1.泼尼松10 mg,3次/日,内服。 2.血栓通。 3.尿激酶。 4.中药:同中心动脉堵塞。 十三、视乳头水肿的病因 1.颅内病因:脑肿瘤,脑膜瘤,脑血管瘤,脑脓肿,脑膜炎,脑出血,海绵静脉窦血栓。 2.眼部病因:眼压高、低都可发生水肿,视乳头缺氧,眶肿瘤压迫视神经,血液循环障碍,突眼性甲状腺肿。 3.全身病因:合并颅压增高的多种病,肾炎,贫血,血小板减少,胃出血,铅中毒。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