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雪花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异名 谢三娘(《陆川本草》),银丝矮陀陀、小散血(云南) 基源 为蓝雪科蓝雪属植物紫雪花的全草。 原植物 紫雪花Plumbago indica L.(P.rosea L.)又名:紫花丹(《广州植物志》)。 形态 直立或多少攀援状植物,高0.5~1.5m;茎绿色,无毛,叶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5~15cm、宽2~8cm,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无毛。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长15~30cm,花序轴无毛;苞片短于花萼;花萼圆筒状,红色,长8~9mm,顶端5裂,具5棱,有腺毛;花冠高脚碟状,红色,筒长约2.5cm,顶端5裂;雄蕊5,与花冠裂片对生;花柱合生,基部有短毛,子房小。 蒴果盖裂。 花期冬季。(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293页.图4539) 生境与分布 原产热带非洲;中国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常有园林栽培,并有逸生。 。【药性】: 性味 《陆川本草》:“辛,温。” 主治 ❶ 《陆川本草》:“治月经闭止,经期腹痛,湿癣,溃疡。” ❷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全株:治风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陆川本草》:“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陆川本草》:“治月经闭止,经期腹痛:紫雪花6~12g。水煎服。” ❷ 《陆川本草》:“治湿癣,溃疡:紫雪花,煎水洗。” ❸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治风湿:紫雪花捣敷或煎水洗患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