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社会总资金再生产与流通原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社会总资金再生产与流通原理

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的理论。

它是在《资本论》第二卷讨论单个资本循环的基础上“……要考察作为社会总资本的组成部分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流通过程(这个过程的总体就是再生产过程的形成),也就是考察这个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92页)其内容包括:(1)预付价值的实现过程与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

预付价值的实现过程即C+V(成本)的实现过程;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m的实现过程,这部分不实现,再生产无法进行。(2)资本形态的变化和实物形态的变化。

即从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变化,以及从原材料到在产品、产成品的变化。(3)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4)资本流通与一般商品流通。前者创造价值,后者不创造价值,区别在于是在流通中买生产资料用于生产,还是买消费品用于个人消费。

马克思用再生产公式表述的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运动的过程,表现的社会两大部类生产之间的产品及其价值的实现条件,不仅有社会产品各组成部分(C、V、M)在价值形态上如何实现的问题,而且有社会产品各组成部分在实物形态上的实现问题。

这里存在著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和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以及第Ⅰ、Ⅱ部类之间交换的客观规律性。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要进行商品交换,必须通过流通。可见,社会生产过程是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没有流通作为生产和消费的媒介,社会再生产就不能进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