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皋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皋芦 【概况】: 异名 过罗、拘罗、物罗(《南越志》),瓜芦(陶弘景),苦 基源 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皋芦的叶。 原植物 皋芦Camellia sinensrs O.Ktze.var.macrophylla Sieb.(Thea sinensis L.var.macrophylla Sieb.) 历史 本品始载于《本草拾遗》:“出南海诸山;叶似茗而大,南人取作当茗,极重之。”《广州记》载:“新平县出皋芦,叶大而涩。”又《南越志》载:“龙川县出皋芦,叶似茗,味苦涩,土人为饮。”所述似本品。 形态 常绿灌木,高1~5m。 叶薄革质;叶柄长3~6cm;叶片长椭圆形,长10~15cm,宽5~7cm,急尖或钝,有短锯齿。花腋生,白色,比茶花略大;萼片5;花瓣5;雄蕊多数。 蒴果扁圆形。花期秋季。 (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3879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林下及林缘。分布于四川、云南。 。【药性】: 性味 ❶ 陶弘景:“苦、涩。” 功效 除烦热,通淋涩。 主治 头痛烦热,喉痛,淋病。 ❶ 《本草拾遗》:“煮为饮,止渴明目,除烦,不睡,消痰。”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使用注意 《纲目》:“胃冷者不可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