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固汤 《傅青主女科》卷下【组方药物】 人参15克 白茯苓9克 白术30克(土炒) 巴戟15克(盐水浸) 薏苡仁9克(炒) 【制剂用法】 上药5味,水煎服。连服10剂。 【主要功效】 补脾渗湿。 【适应病证】 妇人脾虚湿盛,经前泄水。 健固汤 健固汤本方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上,乃从四君子汤加减衍化而来。方由人参五钱,白茯苓三钱,白术(土炒)一两,巴戟(盐水浸)五钱,薏苡仁(炒)三钱组成。水煎服。功能益气健脾,温肾化湿。主治脾肾虚弱,水湿内盛,经前泄水。本方所治证属脾肾虚弱,水湿注于胞宫而至经前泄水,故治以健脾固肾之法。方中人参益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白茯苓渗湿健脾,三药配合益气健脾燥湿; 又以薏苡仁配合白茯苓,利水湿从小便而出,巴戟补肾阳以助气化。诸药合用,共成温补脾肾,健脾化湿之剂。 ☚ 栝蒌瞿麦丸 葛花解醒汤 ☛
健固汤 健固汤本方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上。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衍化而成。方由人参五钱,白茯苓三钱,白术(土炒)一两,巴戟(盐水浸)五钱,薏苡仁(炒)三钱组成。水煎,连服十剂。功能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妇人脾虚湿盛,经前泄水。 本方由四君子汤减甘草,增苡仁、巴戟而成。所治证属脾虚气弱,湿浊下注所致。《傅青主女科》指出“脾虚则土不实,土不实而湿更甚,所以经水将动,而脾先不固,脾经所统之血,欲流注于血海,而湿气乘之,所以先泄水而后行经也。”由此立益气健脾,渗湿利水法以治之。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本草求真》称其“脾脏补气之第一要药”,故方中重用为君药,燥湿健脾,以资运化;人参益气扶脾为臣,参术相配则补中气,扶中土,运水湿之功倍增;茯苓、苡仁健脾渗湿,巴戟温肾,缓脾助运,三者合用,共为佐使,方于补脾之中稍佐温肾之品,以使脾复健运,土旺湿化,则经前泄水自愈。故傅青主谓:本方“不在先治其水,而在先治其血;抑不在先治其血,而在先补其气”。待“脾气日盛,自能运化其湿,湿既化为乌有,自然经水调和”。临床运用本方以面色㿠白,不思饮食,腰腿痠软,舌淡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妇人月经期间或行经前面目浮肿,或经行腹泻见上述症状者,亦可以本方治之。 参苓壮脾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人参、白术、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缩砂(去皮)、干姜、胡椒、麦蘖(微炒)、神曲、山药、白扁豆(炒)。上药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白汤送下,温酒也可,空心食前服。功能育神养气,和补脾胃。主治脾胃虚弱,脏腑虚寒,胸膈痞闷,反胃呕吐,胸满气短,不能饮食,及久病泄利。 五君子煎(《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人参二、三钱,白术、茯苓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干姜(炒黄)一、二钱。水一钟半煎服。功能补脾益气,温中祛寒。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而兼湿者。 术苓固脾饮(《辨证录》卷十一) 白术一两,茯苓、人参、山药、芡实各五钱,肉桂五分,肉豆蔻一枚。水煎服。功能益气健脾,涩肠止泻。主治脾虚泄泻,日久不愈,腹痛喜按,倦怠神疲。 ☚ 干颓汤 参术饮 ☛ 000043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