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百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百合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白百合。为百合科植物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var.colchesteri Wils.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 Thunb.及同属多种植物鳞茎的鳞叶。 ❶ 百合: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 鳞茎球状,白色,肉质,先端常开放如荷花状,长3.5~5厘米,直径3~4厘米,下面著生多数须根。茎直立,圆柱形,常有褐紫色斑点。 叶4~5列互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5~10厘米,宽8~2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或微波状,叶脉5条,平行。花大,单生于茎顶,少有1朵以上者;花梗长达3~10厘米;花被6片,乳白色或带淡棕色,倒卵形;雄蕊6,花药线形,丁字著生;雌蕊1,子房圆柱形,3室,每室有多数胚珠,柱头膨大,盾状。 蒴果长卵圆形,室间开裂,绿色;种子多数。 花期6~8月。 果期9月。分布几遍全国,大部地区有栽培。 本植物的花(百合花)、种子(百合子)亦供药用,见专条。 茎细,圆柱形,绿色。 叶3~5列互生,至茎顶渐少而小;无柄;叶片窄线形,长3~14厘米,宽1~3毫米,先端锐尖,基部渐狭。花单生于茎顶,或在茎顶叶腋间各生一花,成总状花序状,俯垂;花梗粗壮,长6厘米左右;花被6片,红色,向外反卷;雄蕊6,短于花被;雌蕊1,子房细长,先端平截,花柱细长,先端扩展,柱头浅裂。 蒴果椭圆形,长2~3厘米。花期6~8月。 果期8~9月。分布东北、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地。 ❸ 麝香百合:多年生草本,高约50~ 100厘米。鳞茎近球形,径约5厘米。 茎直立,基部淡红色。叶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宽5~15毫米,先端渐尖或锐尖。花顶生、2~3朵,平生或稍下弯;喇叭状,纯白色,基部染成绿色,花被6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上方稍有反曲;雄蕊6;雌蕊1,花柱细长,上部弯曲,柱头头状。 蒴果长椭圆形。 花期初夏。分布贵州、广东等地。 秋、冬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泥土,剥取鳞片,用沸水捞过或微蒸后,焙干或晒干。干燥的鳞叶,呈长椭圆形,披针形或长三角形,长约2~4厘米,宽约0.5~1.5厘米,肉质肥厚,中心较厚,边缘薄而成波状,或向内卷曲,表面乳白色或淡黄棕色,光滑细腻,略有光泽,瓣内有数条平行纵走的白色维管束。 质坚硬而稍脆,折断面较平整,黄白色似蜡样。气微,味微苦。药用麝香百合有家种与野生之分,家种的鳞片阔而薄,味不甚苦;野生的鳞片小而厚,味较苦。百合:拣去杂质、黑瓣,簸除灰屑。 蜜百合:取净百合,加炼熟的蜂蜜(百合50千克用炼蜜3.2千克)与开水适量,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不沾手为度,取出,放凉。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经。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治肺痨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除热末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神农本草经》:“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内服:煎汤,9~30克;蒸食或煮粥食。外用:捣敷。风寒痰嗽,中寒便滑者忌服。 ❷ 治肺病吐血:新百合捣汁,和水饮之,亦可煮食(《卫生易简方》)。 卷丹的花药含水分2.68%,灰分4.17%,蛋白质21.29%,脂肪12.43%,淀粉3.61%,还原糖11.47%,维生素B1443微克%,B21829微克%,泛酸306微克%,维生素C21.2毫克%,并含β-胡萝卜素等。药理实验表明:百合煎剂对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止咳作用,并能对抗组织胺引起的蟾蜍哮喘。 临床报道:百合粉调试糊状,可外用止血。止血效果良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