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劝善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劝善记 劝善记郑之珍作。全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亦名《孝子寻娘记》,简名《目连救母》、《目连记》、《劝善记》。今存明万历间高石山房刊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卷首有叶春善序(万历七年,1579),陈昭祥序(万历十年),郑之珍序(万历十年)。郑序云:“取目连救母之事,编为《劝善记》三册,敷之声歌,使有耳者之共闻;著之象形,使有目者之共睹。至于离合悲欢,抑扬劝惩,不惟中人之能知,虽愚夫愚妇靡不悚恻涕洟,感悟通晓矣。”按目连救母故事,源于佛经,如《佛说目连所问佛》、《佛说目连五百问经略解》。隋唐时有《大目连变文》、《大目连缘起》,宋代有连演八天的《目连救母》杂剧,金元间有《打青提》院本、《目连救母》杂剧。此剧开场云:“搜实迹,据陈编,括成曲调入梨园。”可知此剧是据旧本加工而成。目录全本共一百出,实则有一百零二出,分头、二、三本,需三日演完,所谓“目连愿戏三日毕”。写目连(罗卜)之母刘氏,本与夫傅相信佛,夫死后,不信佛,不敬神,毁僧辱道,罪孽深重,死后堕地狱,受诸般苦。目连仗佛力,下地狱,往救之,使其母脱离苦境。剧中还穿插一些小节目,如尼姑下山、匠人争席、哑子背疯等。祁彪佳《曲品》:“《劝善》,全不知音调,第效乞食瞽儿沿门叫唱耳。无奈愚民佞佛。凡百有九折,以三日夜演,哄动村社。”张岱《陶庵梦忆》就记有浙江绍兴演《目连》戏的盛况。《安徽通志》:“徽郡各县,每逢夏历闰年,均有所谓目连班者,纷纷演唱。”今浙江、安徽、湖南等地,仍有目连戏,演期,短则三日,长则半月。 ☚ 天函记 双烈记 ☛ 《劝善记》quan shan jiEncouragement to Do Good→郑之珍 (Zheng Zhizhe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