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楚国之流亾兮,哀灵脩之过到。
【集校】: 洪兴祖:痛楚国之流亾兮,哀灵脩之过到。 黄省曾:痛楚国之流亡兮,哀灵脩之 到。 明繙宋本、朱多煃:同黄本。 庄允益:痛楚国之流亡兮,哀灵脩之过到。 。【集释】: 王逸:言怀王之过,己至于恶,楚国将危亡,失贤之故也。 洪兴祖:到,至也。 徐仁甫:“流亡”谓人,“危亡”谓国,两者不同,王注混爲一谈,非也。“之”犹“而”也。“痛楚国之流亡”,谓屈原痛楚国而身流亡也。 何剑熏:《史记·韩世家》:“不如出兵以到之。”司马贞《索隐》:“到,欺也。”又作“调”。《广雅·释诂》:“调,欺也。”“到”、“调”同训“欺”,是“到”、“调”同。或作“倒”。《吕氏春秋·明理》:“长少相杀,父子相忍,弟兄相诬,知交相倒。”“倒”亦当训“欺”,与“到”同。 汤炳正:灵脩,参《离骚》“夫唯灵脩之故也”句注。“到”即“倒”,二字古多通用。过到,谓怀王有过不改。《管子·君臣》:“君有过而不改谓之倒”。 此即用其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