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
古病名。 指阴囊肿大包块或溃肿流脓血的病证。《灵枢·经脉》:“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俛仰,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亦称胕疝、血疝。《医宗必读》:“ 疝,足阳明筋病,内有脓血,即巢氏之胕疝,子和之血疝也。 ”《类证治裁》卷7:“肝脉滑甚为 疝,言肝木乘胃,或至溃脓血。荔枝橘核汤,橘核散。 ”该病多因寒邪侵犯肝胃二经,内蓄瘀血而阴囊少腹拘急疼痛,或见包块,内裹脓血。治宜散寒行气化瘀。 方用橘核丸加五灵脂、赤芍、牛膝等。 若寒郁化热,症见阴囊红肿、流脓血、舌红苔黄腻者,宜清热化湿,行气化瘀。方用橘核丸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