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信息模糊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信息模糊度 信息模糊度又称信息乏晰度。信息表述不够清晰的模糊测度。主要表现在质和量,以及变化过程方面的不确定程度。研究信息模糊度,是为了提高模糊信息交际中的清晰度。模糊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的查德教授于1965年在《模糊集》一文中提出的。文章指出,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这种不能精确划定范围的“类别”,在人的思维中,特别在模式识别、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模糊理论在语言学、数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心理学等方面都受到广泛的重视。模糊集是和普通集相对而言的。普通集是指某元素要么属于,要么不属于这个集,是与不是,非此即彼。模糊集是某元素不同程度地属于或不属于这个集。模糊集的测度,重要的概念是“隶属度”,即测定某个元素属于这个集合的程度。在0和1的数轴上,0为不属于,1为完全属于,0和1之间的数值是隶属程度。越接近1,隶属程度越大。如“某事件基本是新闻”,即这个事件90%左右属于新闻,有10%左右的模糊度。信息之所以存在着模糊度,是由于客观事物在认识过程中存在类属和边界的不确定,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以及事物数量的不确定;同时,信息表征符号,如语言文字又有词义的模糊性;加之人的思维素质和理解上的问题,都是导致模糊信息的原因。只有弄清模糊信息的隶属度,才能在模糊信息的交际中提高清晰度。如在新闻模糊语言中,说“某人月收入几万元”,不如说“某人月收入两万九千多元”。副词最、极、很、比较、稍微,都表示不同的隶属度,新闻中不能随便使用。 ☚ 信息量 信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