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入微,不犯痕迹
意谓求得诗文之工巧,须做到微婉不露,不著痕迹。 语出王世贞《艺苑卮言》:“摩诘才胜孟襄阳,由工入微,不犯痕迹,所以为佳。”“渊明托旨冲澹,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入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后人苦一切深沉,取其形似,谓为自然,谬以千里。”作诗须由工入微,不犯痕迹,这一方面说明王世贞重视文彩,说明他不反对诗句造语精工,不反对润饰。 王世贞曾提出文学作品必须要“五色错综,乃成华彩”。作品要有“华彩”,就不能不著意加工;但王世贞虽要求华,却又反对华过于实,他曾批评曹植“誉冠千古,而实逊父兄”,是因为“才太高,辞太华。 ”他对曹植诗文这种评价不一定正确,不太符合实际,但从这里可以看到他是反对浮华的,由此,他对创作的求工又要求“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琢之使无痕迹”,即不要过分地雕琢,露骨地润饰,而要做到看不出雕琢加工的痕迹来。他认为这种工夫是从“大入思来”,即须要真正的功力。 王世贞这种主张,既重视创作的精工,又反对过分地雕琢,还是比较全面可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