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县主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县主簿

县主簿

官名。晋以后历代皆置。为县令或知县的佐官。《晋书·职官志》: “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有主簿、录事史……”《明史·职官志四》: “县: 知县1人,(正七品); 县丞1人,(正八品); 主簿1人,(正九品)。……县丞、主簿分掌粮马、巡捕之事。”

☚ 县大夫   县教谕 ☛

县主簿xiàn zhǔ bù

官名,汉始置,为县属吏,掌考核簿籍文书,纠正违法,掌印鉴。类似今天的办公室主任。《文献通考》:"古者官府皆有主簿一官,上至三公及御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郡县多置之,所职者簿书。"后汉、三国不置,晋沿置,南北朝不置,隋炀帝时诸县皆置,唐、宋等历代多沿置。见《通典·职官十五·总论县佐》、《历代职官表·知州知县等官》。参看"主簿"条。

县主簿

初为县门下吏名,后为官名。汉始置,总领县廷文书,为门下亲近吏之长。但无论史传或碑刻,均不冠“门下”二字。魏晋南北朝诸县均沿置。自汉以来,郡县均置主簿,隋文帝废郡,以州统县,至唐代,州置录事参军,但在县仍为主簿,京县主簿=人,从八品上,下县主簿二人,从九品上。与县尉均为、初任官必试之职,通称簿尉,至宋代犹沿其制。宋代县小者常缺主簿,而以尉兼之,然小县亦有以主簿而兼县丞的,又有以主簿而兼县尉的,甚至有以主簿兼知县事的,也有以县令兼主簿事的,这是宋制与前代的不同之处。辽南面州县官中有县主簿,掌文书簿籍,出纳官物等事。金制县置主簿一人,掌同县丞,不置尉的,以主簿兼理其事。元代县主簿掌理文书簿籍等事,无县丞与县尉的,并兼理其事。明代的县主簿,职司巡捕及勾稽出纳等事。清制县主簿秩正九品,与县丞同为县佐,但后多裁省。

县主簿

职事官名、阶官名。


简称与别名

❶县簿、簿、主簿。《中兴系年录》:“朱文公(熹)调同安簿。”《晦庵年谱》:“公为同安县簿。”(转引自《合璧后集》卷80《主簿》)。《宋史·道学》3《朱熹传》:“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
❷主县簿。即县主簿。《王令集》卷17《与主簿》:“伏惟阁下,屈主县簿三年矣。”
❸邑簿。《游宦纪闻》卷7:“邑簿朱冠卿,续编《图经》云。”参“县”条。


简称

佐厅。《昼帘绪论》:“(县)令岂无假故疾病?势必委佐官暂摄,而摄者辄变乱其统纪;县道库眼亦有属佐厅司掌。”《州县提纲》卷2《立限量远近》:“催科若讼,常限须关佐官厅。”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