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渐成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渐成论 亦称“后成论”。 是胚胎发育的学说之一。认为生物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性细胞(精子或卵)中并不存在任何雏形。 这个学说最早由德国胚胎学家沃尔弗(Wolff,C.F.)于1759年发表的《发生的理论》(亦译《受胎的理论》)中所论证。沃尔弗以他的后成论有力地驳斥了先成论。 他详细地观察鸡胚的发育,证明鸡的血管是逐渐发生的。以后又确定小鸡的肠管是由简单的“平板”结构逐渐形成的。他的这些观察都是渐成沦的有力证据。19世纪2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冯·贝尔(Von Baer,E.)详细研究了动物胚胎发育过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沃尔弗的胚层演化学说。 细胞学说的建立,为胚胎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证明生殖细胞分裂与分化逐渐形成胚胎。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更要经过几个阶段或时期。一般分为受精卵的卵裂期(桑椹期)、囊胚期、原肠胚期,中胚层的形成、神经轴胚的形成以及器官形成。受精卵发育成为成熟个体的各种各样组织和器官的过程为细胞分化过程。 分化的本质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类细胞合成它们各自有特有的蛋白质。分化是受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细胞群与细胞群之间相互作用所制约,使得基因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有选择性地进行基因表达,从而使细胞在某时、某区域显示出某一方面的分化,最终表现出不同的组织与器官的结构。 这些结果和以后的实验研究有力地支持了渐成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