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伦茨曲线
一种几何图形,它清晰地展现了财富或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及其构成,有时也被用来表示其他变量的分配情况。 该图形(见图)由一个正方形、一条对角线和一条通过对角线两端点的上凹形曲线所组成。正方形的水平边长代表人口单位的累积份额,从0至100%。垂直边长代表收入(或财富)的累积份额,也是从0至100%。 显然,对角线便代表了分配的完全均等化。例如在Z点,占总数30%的人口得到总收入的30%。而对角线下方的曲线则代表了分配的不均等,并且它越远离对角线,不平等程度就越大。 洛伦茨曲线是以它的美国发明者马克斯·奥托·洛伦茨(Max Otto Lorenz)的名字命名的。洛伦茨将其整个生涯贡献于与分配问题无关的政府统计师工作上,也许是出于偶然,他画出了用横轴表示收入而用直轴表示收入接受者的曲线。 到1921年,威尔福德·金(Wilford King)在上述基础上画出了现在众所周知的洛伦茨曲线。以后,他通过经济学教科书得到广泛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