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钟社
20年代中期的青年文学团体。 1925年秋在北京成立,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为杨晦、陈炜谟、陈翔鹤和冯至。他们以德国戏剧家霍普特曼的象征剧《沉钟》的名字为该社命名,寄托著弃绝干扰,全力以赴,将剧中已沉入湖底的钟撞响的精神来从事文艺,改造人生。声言“我们以为文艺是时代的骄子,是人生的必需品,是许多事业中之一种.有爱护与注意的价值。因此,我们才下这番培养和助理它发皇的决心。”该社致力于小说、诗歌创作和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1925年10月起出版《沉钟》周刊(后改为半月刊),以“沉钟丛刊”名义编辑出版作品和译品多种,以深沉含蓄、平实质朴的创作,获得文坛好评。 1934年2月《沉钟》出至第34期后终刊,该社活动亦终止,鲁迅曾称道沉钟社“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