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对内搞活经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对内搞活经济 对内搞活经济亦即对内实行改革的方针。邓小平说,“改革也就是搞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87页)“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26页)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基本点之一,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改革必须从农业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首先在农村建立和健全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打破“大锅饭”,激发了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从而使得社会主义的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搞商品经济,搞多种经营,涉及几乎所有行业,解决了50%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并为城市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有利的条件。改革的重点已从农村转到城市,而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即是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问题。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要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即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正确关系,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对内搞活经济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政策,邓小平说:“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68页)因为这是实现接近和赶上发达国家的目标所必须的。 ☚ 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 对外开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