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江和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江和义 【生卒】:1876—1964 【介绍】: 婺剧演员。 浙江兰溪人。13岁在金华进科班学艺,始作演出。31岁起,又在衢州、兰溪搭班演出,工老生。 由于勤奋好学,不但能兼唱西安、西吴两种高腔和昆腔、乱弹,而且对高腔剧本中的各行脚色都能演唱,造诣较深,人称“总纲先生”。 在演丑时,善于即兴“打岔”,临时编唱当地趣闻轶事,能出口成章,妙趣横生。在浙江金华、衢州及江西上饶、鄱阳一带,颇有影响。 清末,高腔日趋衰落。至30年代,班社绝迹,艺人星散,后继无人。 西安、西吴两种高腔,濒于失传。其虽身怀绝艺,最后也流落在兰溪农村近于行乞。1950年受聘至周春聚班教戏,后又转入衢州婺剧实验剧团、浙江省婺剧实验剧团、浙江婺剧团,传授《槐荫记》等高腔剧目。浙江婺剧团还专门招收学员,成立高腔训练班,请其传授唱腔演技。 其并将西安、西吴两种高腔的36本大戏全部回忆笔录传世,为抢救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与刘甦合作整理的《槐荫分别》,在1954年浙江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和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分别获得奖励。其唱腔朴实苍劲,表演庄重细腻。拿手戏有《槐荫记》、《洛阳桥》、《白鹤图》、《青梅会》等。生前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