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性斧 伐性斧fáxìnɡfǔ┃┃┃ 喻男女合欢之事过则危害身心。《吕氏春秋》:“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也作“伐性刀”。唐·白居易《寄庐少尹》诗:“艳声与丽色,真为伐性刀。”省作“伐性”。宋·辛弃疾《满江红》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 同功绵 阳台女 ☛ 伐性斧借指危害身心健康的事物。汉枚乘《七发》: “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 ●《吕氏春秋·本生》: “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 ‘招蹶之机’ 。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 ‘烂肠之食’ 。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 ‘伐性之斧’ 。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故古之人有不肯贵富者矣,由重生故也; 非夸以名也,为其实也。” 知道: 懂得养生之道。适: 恰好。辇(nian): 人推挽之车。佚(yi): 通 “逸” ,逸乐。招蹶(jue)之机: 导致足病的器械。蹶,病名,此指脚不能行走。靡曼皓齿: 指美色。靡曼,柔美。皓,洁白。郑卫之音: 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音调与雅乐不同,故古代视为淫靡乱世之音。性: 性命。古人认为,如果不懂得正确的养生之道,那么,女色及淫靡的音乐,便会成为伤害性命的利斧。 伐性斧 伐性斧(伐心斧)比喻危害人身心健康,特别是乱人心性的事物。伐性:伤害性命。 ☚ 名缰利锁 好果子 ☛ 伐性斧比喻危害身心的东西。《老残游记》二〇: 浪子金银~,道人冰雪返魂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