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伐区清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伐区清理slash disposal

在采伐迹地上处理采伐剩余物的作业。简称清林。清理中对一些应采未采的秃头树、站杆、半截树、打伤木等要伐倒处理。但对多种经营资源如五味子、刺五加、木通、笃斯越橘、山葡萄等有利用价值的藤条、灌木应加以保护。通过清林一方面为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整理出场地,搞好林地卫生,加速枝桠腐烂,增加地力,减少病虫害;另一方面可以把能利用的木材清理出来,做为综合利用原料或烧柴。一般是随采随清,但因雪大、劳动力紧缺等不能随采随清时,也要在春秋造林整地前完成清林工作。对无利用价值的采伐剩余物,根据采伐方式和更新方法的不同,可采取如下清林方法。
腐烂法 把枝桠等堆成块状、带状或散铺在迹地上任其自然腐烂的方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❶块状堆积法。适用于择伐迹地(见森林采伐),有些皆伐迹地(见森林采伐)也采用这种堆积方法。枝桠堆尽量堆在石头上、树楂上、低洼地等不易更新的地方。枝桠堆不能太大、堆数不能太少,以免堆积时运距远、费工;也不能堆得太小、堆数太多,以免占地多,影响更新面积。枝桠堆要堆实,堆上要用大枝桠或石头压紧,以加速腐烂。
❷带状堆积法。适用于皆伐迹地。在陡坡迹地实行横山带状堆积,可起到截流保持水土作用。枝桠带间距和带宽,根据更新方式来定。如皆伐后天然更新,枝桠带间距应尽量宽些,一般为6米;枝桠带应尽量窄些,一般为1米。如皆伐后人工造林更新,枝桠带间距根据1公顷造林株数、造林纵横间距和枝桠带宽而定。如果枝桠带宽在1米以内,造林横向间距在2米以上,枝桠带可以堆在造林横向间距中间,则枝桠带间距根据造林横向间距而定。这种带堆方法,其枝桠带不占造林地面积,能增加造林株数;堆枝距离缩短,能提高清林效率。带堆枝桠的迹地造林后,枝桠带逐渐腐烂,带内天然更新形成一窄条天然林,整个林子成为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混交林。
❸枝桠散铺法。适用于择伐迹地。枝桠就地砍断,散铺在伐区内,使其接触地面,加速腐烂,增加地力。枝桠散铺比堆积可节省部分工时,不影响迹地更新,对土层薄、坡度大、岩石裸露的林地,散铺更为有利。
火烧法 适用于皆伐迹地。火烧有堆烧和散烧两种。中国东北林区一般是堆烧,南方林区有的是散烧,也叫“炼山”。枝桠火烧后,可以在当年采伐的迹地上增加人工造林和天然更新面积,增加地力。特别是对酸性土壤,火烧迹地上的植物生长显著茂盛。
伐区清理要注意安全,清林工在现场作业要戴安全帽,与伐木点要保持7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火烧法清林要特别注意防火,作业人员要着防火衣、戴防火帽,采取侧风和隔堆烧的方法,离开焚烧地点时,要将火熄灭。在森林防火期,严禁用火烧法清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