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似花还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作者苏轼。这是作者和章质夫韵而填的一首咏物词,作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 当时,作者在京任翰林学士。词的内容表面上是题咏杨花,但通篇又都是在写人,借描绘杨花的飘坠刻画了一个思妇的幽怨。而且,描写细腻,形象逼真。 开头说杨花飘坠、无人顾惜,象征了思妇的无人怜爱。接著又以杨柳枝喻柔肠,以柳叶状娇眼,以杨花的飘舞比思妇寻夫。 一声莺啼,宣告了春之将尽;也道出了思妇梦幻的破灭。结尾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更是传神入化,写尽思妇之情态。 这首词幽怨缠绵,声韵委婉,虽为和韵,但无拘无束,有似原唱,以此赢得盛誉。张炎称赞说:“东坡次觅夫杨花《水龙吟》韵,机锋相摩,起句便合让东坡出一头地。后片愈出愈奇,真是压倒今古!”(《词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