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水禾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水禾麻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概况】: 异名 山苎(《植物名实图考》),大水麻、水苏麻(《贵州民间药物》),水升麻(《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蒙自苎麻(《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 为荨麻科苎麻属植物大叶苎麻的全株。苎麻属全世界约120种;中国约33种,10变种。 原植物 大叶苎麻Boehmeria longispica Steud.(Boehmeria grandifolia Wedd.),又名山麻(山东),野苎麻、野线麻(安徽),大蛮婆草(四川)。 历史 本品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在苎麻条下有野苎和山苎之分,并附两图,云:“山苎稍劲,花作长穗翘出,稍异。”观其苎麻图二,所绘其叶片及花序,与本种相符。 形态 亚灌木。茎高1~1.5m;基部圆形,上部微四棱形,密被糙毛。叶对生;叶柄长3~9cm;托叶披针形;叶片坚纸质,宽卵形或卵形,长8~19cm,宽6~12cm顶端尾状骤尖或明显3骤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粗牙齿,上面被糙伏毛,下面沿脉网有短柔毛;基出脉3条。 团伞花序集成长穗状,腋生,长达20cm,少有分枝;雄花序位于雌花序之下;雄花细小,花被片4,雄蕊3~4枚;雌花簇密集,直径约3.5mm,花被管状,花柱单一,柱头线形,宿存;退化雌蕊椭圆形。 瘦果细小,长倒卵形,多数聚集呈球形,被糙伏毛。花期6月,果期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18页,图1036)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林缘或沟边、路旁。 分布于中国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日本也有。。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 【化学】: 果中含亚油酸80.2%~83.5%[1]。 根含山萮酸(Behenic acid)、棕榈酸、硬脂酸、熊果酸、19α-羟基熊果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并含芸香甙[2]。 参考文献 [1] CA 1981;95:147203p [2]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8 【药性】: 性味 淡,温。 功效 解表祛风,除湿,接骨。 主治 头风及发烧,风湿骨痛,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泡酒。外用:捣绒,兑烧酒炒热外包。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贵州民间药物》:“治头风及发烧:水苏麻尖5颗(火上去毛),克风尖7颗,萝卜头9g,生姜1片。水煎服,1日3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