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人体育运动由残疾人参加的特殊体育运动,具有康复医疗性质。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48年由英国神经病学专家络特维西·古度曼倡议,在斯托克·曼德维而医院首次举行了下肢瘫痪残疾人的体育比赛,后为纪念古度曼开创伤残人运动会,决定每年7月在这所医院专门为脊髓损伤的伤残运动员举办一次轮椅运动会。中国伤残人体育运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如在全国盲聋哑学校每周设有两节体育课。普通学校的残疾学生由体育老师组织特殊的体育锻炼; 福利工厂由工会组织残疾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等。1957年,在北京举办了全国聋哑人田径、游泳比赛。同年,在上海举办青年肓人运动会。1959年,在北京举办了全国聋哑人篮球赛。1978年以后,伤残人体育运动发展较快。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办了多种体育比赛。1982年至1988年底,中国先后派出17个运动队分别参加“世界伤残人运动会”、“国际特殊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共获金牌43枚,银牌82枚,铜牌42枚,多次打破伤残人体育运动世界纪录。它为残疾人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使更多的人了解支持残疾人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