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榕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榕须 中药名。 见《本草纲目拾遗》。别名:半天吊,吊风根,榕树须,榕树吊须。为桑科植物榕树Ficus microcarpa L.的气根。常绿大乔木,生于村边坡地、河边,有时塔顶及峭壁亦有生长。 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云南、浙江、贵州等地。全年可采。 割下气根,扎成小把,晒干。干燥气根呈木质细条状,长1米左右,基部较粗,末端渐细,往往分枝,有时簇生6~7条支根。表面红褐色,外皮多纵裂,有时剥落,皮孔灰白色,呈圆点状或椭圆状。质脆,皮部不易折断,断面木部棕色。以条细、红褐色者为佳。味苦涩,性平。 祛风清热,活血解毒。治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扁桃体炎,眼结膜炎,痧气腹痛,风湿骨痛,鼻衄,血淋,跌打损伤。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外用捣碎酒炒敷或煎水洗。 酒水煎服。 或用气根煎汤洗患处。 水煎冲酒服(上2方出《福建中草药》)。 黑醋1汤碗,煎好,候温含漱(《岭南草药志》)。 竹管不用(《本草纲目拾遗》)。 煎水含之,冷则吐,吐则再含(《岭南采药录》)。 煎水洗。⑾治神经性皮炎、鲜榕树根须,捣烂外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成分:含酚类、氨基酸、有基酸、糖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