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體體(体)Tī

《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或音tǐ,姑兼收以备考。


體體(体)Tǐ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浙江之椒江、湖北之洪湖、山西之大同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较罕见姓,但分布较广,亦见 《礼记》。”未详其源。
或音tī,姑兼收以备考。

體tǐ

❶身體。全身的總稱。班固《竹扇賦》:“來風辟暑致清涼,安體定神達消息。”張衡《思玄賦》:“湯蠲體以禱祈兮,蒙庬褫以拯人。”引申爲自身。崔駰《達旨》:“舉以公心,不私其體。”
❷整體。張衡《舞賦》:“同服駢奏,合體齊聲。”
❸親自,躬自。見“體行”。
❹事物的本體。見“體勢”。
❺領悟,體察。見“體元”。
❻取法。見“體象”。
❼通“禮”。揚雄《長楊賦》:“大哉體乎,允非小人之所能及也。乃今日發矇,廓然已昭矣。”
❽法式。體制,規矩。張衡《西京賦》“高祖創業,繼體承基。”

“体”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体”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ㄊㄧˇ2720样子。闽语。福建厦门〖tߵe53(tߵue53)〗。鞋~‖照即款这种~做‖卜落雨的~要下雨的样子。性子。闽语。福建厦门〖tߵai53〗。使~逞性子。像;似。西南官话。四川成都〖tߵi53〗。真的像你,双眼皮,楞鼻梁,多乖的,活~你的样子‖毛毛说话的神态简直~他爸。文枢等《旧成都的「人市」》:「据说娃娃吃了哪个的奶水长相就~哪个,因此丑了不行。」唐枢《蜀籁》:「男子十五~无志,女子十五学当家。」垫。吴语。浙江苍南金乡〖tߵi35〗。桌摇动,驮张纸~起‖小娒~尿布。张(嘴)。闽语。广东揭阳〖tߵi53〗。只鸟仔个嘴~到阔死那小鸟的嘴巴张得很阔。看;睇。粤语。广东广州。木鱼书《仁贵征东》:「~你贫寒今若此。」粗俗;粗率。江淮官话。湖北麻城。1935年《麻城县志续编》:「粗俗曰~。」西南官话。四川成都。明李实《蜀语》:「粗率曰~。」四川宜宾。清光绪二一年《叙州府志》:「粗率曰~。」四川南川。贵州遵义。闽语。福建福州。

體体

(3次)
❶形体。女媧有~《天》 ~白而质素兮《哀》
❷体态。~便娟只《大》

❶成形也。《詩經·大雅·行葦》:“方苞元體,維葉泥泥。” 鄭玄箋: “體,成形也。”
❷猶“分” 也。《周禮·天官·冢宰》: “體國經野。” 鄭玄注: “體,猶分也。經,謂爲之里數。鄭司農云: 營國方九里,國中九經九緯,左祖右社,面朝後市。”
❸兆象也。《周禮·春官·占人》:“凡卜簭,君占體,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 鄭玄注: “體,兆象也。”
❹謂牲與腊也。《儀禮·公食大夫禮》: “載體進奏。” 鄭玄注: “體,謂牲與腊也。”
❺猶“連結” 也。《禮記·文王世子》:“外朝以官,體異姓也。” 鄭玄注: “體,猶連結也。”
❻猶“親” 也。《禮記·學記》: “就賢體遠,足以動衆,未足以化民。” 鄭玄注: “體,猶親也。”
❼猶“生”也。《禮記·中庸》: “子曰: 鬼神之爲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 鄭玄注: “體,猶生也。”《易·文言》: “君子體仁。” 鄭玄注: “體,生也。” (《通德堂經解》) 《易·文言傳》:“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鄭玄注: “體,生也。” (《鄭氏佚書》)
❽猶“接納” 也。《禮記·中庸》: “凡爲天下國家有九經,曰脩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土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鄭玄注: “體,猶接納也。”
❾統之於心曰體。鄭玄 《三禮目錄》: “禮者體也,履也。統之於心曰體,踐而行之曰履。體之爲聖,履之爲賢。”(《通德堂經解》)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其他部 > 名類 > 體
體  tǐ

即身體。首、身、四肢的總稱。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今沿稱。《詩·鄘風·相鼠》:“相鼠有體,人而無禮。”毛傳:“體,支體也。”《禮記·大學》:“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説文·骨部》:“體,總十二屬也。”段玉裁注:“首之屬有三:曰頂、曰面、曰頤。身之屬三:曰肩、曰脊、曰。手之屬三:曰厷、曰臂、曰手。足之屬三:曰股、曰脛、曰足。”

體ti

F377
“体”的繁体。

體tǐ,tī

T079
“体”的繁体。

〖體〗 粵 tai2〔睇〕普 tǐ

❶ 身體的各部分,有成語「五〜投地」。許慎《說文解字》:「〜,緫十二屬也。」(緫:通「總」。)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十二屬許未詳言,今以人〜及許書覈之,首之屬有三:曰頂、曰面、曰頤;身之屬三:曰肩、曰脊、曰尻。手之屬三:曰厷、曰臂、曰手;足之屬三:曰股、曰脛、曰足。合《說文》全書求之,以十二者統之。」孟軻《孟子.公孫丑上》:「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也。」(四體:四肢。)
❷ 泛指身體,軀體。歸有光《歸氏二孝子傳》:「面黃而〜瘠小。」
❸ 主體,實體,根本。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
❹ 形體。王勃《滕王閣序》:「桂殿蘭宮,即岡巒之〜勢。」
❺ 文體,體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事實允當,可謂達議〜矣。」(議:奏議之類的文體。)
❻ 實行,有成語「身〜力行」。劉安《淮南子.氾論訓》:「故聖人以身〜之。」

體,金文作,小篆作
金文从身, 豊聲, 後世作 “體”,定爲正體。 又有異體 “”字,當是爲求筆畫簡者而造的會意字,是典型的俗體字。“體”本爲人體的總稱,引申爲肢體、物體、形體、主體等義,又引申爲體會、體察、體現、效法、體恤、包含、親近等義。銘文或用範式義。
楚簡帛文作,从骨,豊聲。秦簡牘文作,从肉,豊聲, 隸定作 “𦡊”。从骨猶从肉, “骨” “肉” 皆爲 “體” 的組成部分,作爲構形部件,表意相同。

體体,金文;篆tǐ

[骨(意符)+豐(聲符)→體(金文起 “從骨從豐。《説文》: “體,總十二屬也。從骨,豊聲。”體,段玉裁注:十二屬爲頭部:頂,面,頤;身部:肩,脊,尻;手(上肢)部:肱,臂,手;足(下肢)部:股,脛,足。引申爲實體,有長、寬、高。 客觀存在的物體:固體、液體、氣體〉,文字的書寫形式〈字體〉,實踐〈體驗〉。經驗〈體會〉。)]
[春秋] 左丘明《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體有左右,各有妃耦。”(所以説天有日、月、星三辰,地有金、木、水、火、土五行,身體有左側和右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配偶。)]
《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 ’”(老人説:“我看你手足不勞動,莊稼分不清,做老師不也是一樣的道理麼?”)

體()


中山王方壺, 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晚期
上下之體。
按: 从身豊聲。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8,戰國
心好則體安之。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民之父母13,戰國
亡(無)𦡊(體)之豊(禮), (威)我(儀)異=(翼翼)。
按: 从肉豊聲。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蘭賦5,戰國
身體䝬(重)寈(輕), 而目耳(勞)矣。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樂也者流體。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常後而不失體。

流沙墜簡·簡牘五22,東漢
德體平常。

漢印文字徵
體崇私印。

北海相景君碑陽,東漢
體亡而名存。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君之體素。

熹平石經·周易·坤文言,東漢
正位居體。

王翊墓誌,北魏
公膺積善之餘烈,體鍾美之粹靈。

元弼(思輔)墓誌,北魏
體文經武,遠緝邇安。

元文墓誌,北魏
體乾坤之粹精,含二儀之妙氣。

司馬遵業墓誌,北齊
迥度宣光之跡,具體孟博之心。

韓山剛造碑像記,北齊
聖算光遷,妙體榮預。

任顯及妻張氏合葬誌,隋
夫人張氏,體資素婉,質表松筠。

譚伍墓誌,唐
君體冰桂之資,秉雲霞之操,棄尋常之污瀆,屏世上之塵紛,演志箕山,大隱朝市。
《説文》: “體,緫十二屬也。从骨豊聲。”
《説文》所謂“總十二屬”,《段注》曰: “十二屬,許未詳言。今以人體及許書竅之: 首之屬有三,曰頂、曰面、曰頤; 身之屬三,曰肩、曰脊、曰臀; 手之屬三,曰厷、曰臂、曰手; 足之屬三,曰股、曰脛、曰足。” “體”作爲總括全身十二分屬之稱,戰國文字即有多種構形,或从身,或从骨,或从肉。漢以降出土文字材料亦同。

☚ 髓   骾 ☛
000012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