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榈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榈木 【概况】: 异名 青皮树、相思树(《湖南药物志》),鸭公青、青龙捆地(湖南)。 基源 为豆科红豆树属红豆树的木材和根。 原植物 红豆树Ormosia henryi Prain,又名花榈木(《浙江省药用资源名录》),花梨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历史 本品始载于《本草拾遗》,云其:“出安南及南海”《纲目》载:“榈木,本性坚,紫红色,亦有花纹者,谓之花榈木。”据此描述应为本品无误。 形态 小乔木,高5~8cm,植株密被灰黄色茸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9枚,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披针形,长6~10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楔形,下面密被灰黄色茸毛。复总状花序呈圆锥状;花2~7朵;萼钟状,裂片与萼筒近等长,花冠黄色,长约2cm,旗瓣近圆形;二体雄蕊(5∶5)不等长,长于花瓣片;子房被长柔毛,花柱线形,柱头倾斜。荚果扁平,长7~11cm,宽2~3cm,先端具喙。 种子5~9粒,长0.8~1.5cm,红色。花期7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图243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杂木林中。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广东和西南等省区。 。【药性】:性味 ❶ 《本草拾遗》:“辛,温。” 功效 破瘀行气,解毒,通络,祛风湿,消肿痛。 主治 ❶ 《本草拾遗》:“主破血、血块、冷嗽、并煮汁及热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鲜品10~15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江西《草药手册》:“治白喉:花榈木根6g。磨醋服。” 单方应用 ❶ 《湖南药物志》:“治跌打损伤:花榈木15g。水煎兑酒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