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途径
按照生态规律来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途径。主要的途径有:
❶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思想的影响,改变人类的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实质上是人类主宰、征服自然的人类沙文主义,这种思想影响的结果形成人类传统的价值观念,即应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过分地向自然索取、开发、利用以获取最大的利润,而从不考虑或极少考虑环境效益、生态效益,最终酿成资源危机及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人类要从目前环境危机的困境中摆脱出来,就必须改变人类传统的价值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以求在人与自然之间,也即人与人的生存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协调、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界。
❷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科技的发展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环境污染及环境破坏已经走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单一的科学技术却无法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开始从另外的领域,即从道德、伦理中寻求解救的办法。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把人与自然视作平等的两个独立要素,尊重自然的价值和权利,遵循自然法则,约束人的行为,只有这样人与自然才能真正和谐统一,共荣共生。
❸提倡生态消费的新型消费模式。人类的最大威胁来自自己。人类高消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产生的恶性合力,给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和压力,使本已脆弱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要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务必改变当前的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为适度的生态消费模式,因为唯有这种消费模式才能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 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从而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持续发展。
❹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这其中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则人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人的现代化素质的提高; 二则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的,把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放在优先地位,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❺注重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一方面靠高素质的人,另一方面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为环境保护带来光明的前景。就环境污染而言,虽然有些污染是人为的,来自于人的自私和无度的欲望,但更多的污染的根源则是因科学技术滞后,由于落后的科学技术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方式,从而带来污染。科学技术既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杠杆,也是减少或治理环境污染的必备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