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梧桐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梧桐叶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基源 为梧桐科梧桐属植物梧桐的干燥及鲜叶。 原植物 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L.f.)Marsili[Sterculia platanifolia L.f.;Hibiscus simplex L.;Firmiana simplex(L.)F.W.Wight]。 余项参见“梧桐子”条。 。【化学】: 嫩叶含β-香树脂醇(β-Amyrin)及其乙酸酯、三十一烷、β-谷甾醇[1]、甜菜碱(Betaine)、胆碱(Choline)、芸香甙[2,3]、半乳糖、鼠李糖[4]。 参考文献 [1] 日本化学杂志 1961;82:134 [2] CA 1966;64:2417a [3] CA 1958;51:6089f [4] Muraveva,D.A.et al.,Biol.Nauki(Moscow) 1990,(12):117(CA 1991;115:46076a) 【药理】: ❶ 降压 梧桐叶浸膏0.25~0.5g/kg iv,可使麻醉猫血压迅速下降,下降程度为原血压水平的61.6%,15分钟后即回升,对麻醉犬iv也同样迅速降压;梧桐叶浸膏6g/kg ig,使麻醉犬血压缓慢下降,维持时间3小时以上,降压原理可能与扩张周围血管有关[1]。 参考文献 [1] 新医药学杂志 1974;(3):38 [2] 陕西新医药 1979;8(6):54 【药性】: 性味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平。” 功效 镇静,降压,祛风,清热解毒,除湿。 主治 风湿疼痛,麻木,痈疮肿毒,痔疮,臁疮,创伤出血,高血压病。 ❶ 《新华本草纲要》:“叶:新落叶的叶片煎饮可催生,又煮叶可熏治白带,叶炙焦研末调蜜,敷发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叶敷贴,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福州台江区《验方汇集》:“治痔疮:梧桐叶7张,硫黄1.5g。以水、醋各半煎汤,先熏后洗。” 单方应用 ❶ 《补缺肘后方》:“治发背欲死:梧桐子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