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根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 枣根(《本草经集注》)。 基源 为鼠李科枣属植物大枣的树根。 原植物 大枣Ziziphus juiuba Mill.或无刺枣Z.jujuba Mill.var.inermis(Bunge)Rehd. 余项参见“大枣”条。。【药性】: 性味 甘,平。 《四川中药志》:“平,甘。” 功效 清热,解毒,调经。 主治 胃痛,吐血,血崩,月经不调,关节酸痛,风疹,丹毒。 ❶ 《千金方》:“治小儿火丹,初从足跌起,正赤色者,煮汁沐浴5~6度。” ❷ 《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调经种子。” ❸ 《四川中药志》:“下乳,清热,调经。治湿气及小儿风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四川中药志》:“治荨麻疹(风丹):枣树根同樟树皮煎水洗浴,日2次。” ❷ 江西《草药手册》:“治关节酸痛:枣树根30g,五加皮15g。水煎服。” 食疗 江西《草药手册》:“治胃痛:鲜枣树根60g,猪舌头1个。炖熟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