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蝶恋花 密州上元》·苏轼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东坡40岁的时候。上年九月,东坡离杭赴密州(山东诸城)任。这首词即是记叙杭、密两地元宵节情景的。上片追怀杭州元宵节的繁华热闹,下片描述密州元宵节的萧条冷落。上片开头三句是说杭州正月十五(三五即十五)的夜里,灯火辉煌,月光皎好,美人如画。接下来说罗帐之中笙管悠扬,炉香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作者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此般风味应无价。”下片写密州元宵节的情景。“寂寞山城人老也”,一开头就显示出另一番景象。与繁华热闹的“灯火钱塘”相映照,同是元宵节,这里却显得清寂冷落。他们击鼓吹箫,只不过是为了到农桑社去祭神,祈求一个好年景。街道上火冷灯稀,寒霜铺地;天上暗云低垂,昏昏欲雪,显出一派萧瑟晦暗的景象。

这首词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杭、密两地的上元小景,流露出作者对美丽富庶的杭州的怀恋,同时也可以使人想见作者在密州生活的清苦。


唐宋词之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蝶恋花 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释】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上元: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亦称元宵。②尘随马:反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③农桑社:农家节日祭神的场所。

【译文】 灯火辉煌的杭州元宵节,皎洁的月光彷佛寒霜撒满大地,灯火月光映照着游人,宛如一幅图画。赏灯人家搭造的看棚里笙笛交作,麝香袅袅,街衢中车水马龙不见尘沙。如今身处密州这寂寞山城自己仿佛老了许多啊!在吹箫击鼓的喧闹声中,进入祈年赛神的农家村社,风情与往日有别。直到篝火变冷,彩灯稀疏,霜露洒地,这时天宇昏沉,雪意渐浓阴云笼罩了原野。

【总案】 本篇是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到密州知州任不久所写的一篇记述山城元宵节的小词。词人“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超然台记》由水乡名都刚转移到简陋的山城,又遇上当地连年蝗旱,深为关切民隐的苏轼,不免心情感到有些落寞。小词以白描手法勾画了两地不同的上元节,宛如互相比照的两幅风俗画,钱塘的繁闹,正为古朴清寂的山城作了反衬,也隐隐透露了作者初临山城的寂落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