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轼《贺新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苏轼《贺新郎》

苏轼《贺新郎》苏 轼

苏 轼

夏 景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注释 ①白团扇:《乐府诗集《团扇郎》引《古今乐录》:“《团扇郎歌》者,晋中书令王珉,捉白团扇与嫂婢谢芳姿有爱,情好甚笃。嫂捶挞婢过苦,王东亭闻而止之。芳姿素善歌,嫂令歌一曲当赦之。应声歌曰:‘白团扇,辛苦五流连,是郎眼所见。’珉闻,更问之:‘汝歌何遗?’芳姿即改云:‘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后人因而歌之。”苏轼晚年在写侍妾朝云的诗歌中多用此典。②“扇手”句:《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③瑶台曲: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二解释此典:“《唐逸史》许澶暴卒复悟,作诗云:‘晓入瑶台露气清,坐中惟见许飞琼。尘心未尽俗缘重,千里下山空月明。’复寝惊起,改第二句,云:‘昨日梦到瑶池,飞琼令改之,云不欲世间知有我也。’按,《汉武帝内传》所载董双成、许飞琼,皆西王母侍儿,东坡用此事,乃知陆辰州得榴花之事于晁氏为不妄也。”曲,深曲、幽深之处。④浮花浪蕊:韩愈《杏花》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⑤“共粉泪”二句:以泪落和花落两相比较,故而有“共”“两”之语。

十二金钗图(之二) 【清】 费丹旭 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和对它的主旨的理解,存在非常大的分歧,说法不下四、五种。我们暂取其中较少附会又言之成理的一种说法,作为欣赏的基础:即本词是为侍妾朝云而作(刘崇德《苏词编年考》),时间是绍圣二年(1095)初夏,地点在惠州。

苏轼自己曾说晚年贬官之时“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者随余南迁”(《朝云诗引》)。在苏轼艰苦的晚年,朝云是唯一一个始终陪伴他的女子,也是他饮食起居的主要照顾者。这首词或许是苏轼出于一种感激之情的赞美,通过正面描写和借花喻人两个角度,展现朝云的美丽和坚贞的品格。

首句的写景极为清新,为全词奠定了一种基本的格调。燕子喜欢在雕梁画栋间筑巢抚育后代,初夏正是小燕学飞的季节,“乳燕飞华屋”的描写为我们如实地展现了这幅明丽而富有生趣的初夏图景。这一句的作用很像是一幅画的整体背景,又像是一幕话剧的布景及其灯光、音乐等效果,它所奠定的这种清新气氛,覆盖了本词的始终。“悄无人”三句由景及人,先写环境之幽僻无声,“桐阴”二字又倍添寂静和清凉;“转午”略点时间,引出“晚凉”二字,再由“晚凉”而自然转到“新浴”,再转入下文对人的正面描写。从背景到人物,转换一气呵成,衔接非常自然。

在这样清新幽静的背景下,人物自然也染上了这种特质。接下去对主人翁的描写,只对扇和手进行了刻画,由一点而窥全体。如玉的白团扇和如玉的手,共同凸显出清新的特质。这里的白团扇典故,与侍妾有很大的关联,苏轼晚年常在描写朝云的诗词中使用,可作为本词主旨的一种证据。既然环境如此幽静,佳人自然渐渐困倦,于是又写其熟睡。作者连写熟睡也要用“孤”“清”二字,来强调其幽僻高洁。“帘外”以下四句写得极有情致,一个“枉”字和一句“又却是”,可以让读者想见当时朝云那种似嗔非嗔的情态。瑶台曲之典同样与侍妾有关,这也是本词主旨的一种证据。“风敲竹”来自唐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诗中的“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二句,表达的是一种期待、盼望的感情。

下阕转入写榴花,榴花盛开又零落是岭南的典型风光,前人和苏轼本人都有很多描绘,这也可见苏轼写词时的所在地。首句“半吐红巾蹙”是写榴花半开半闭的娇羞和娇艳,这个比拟把榴花的特点写得极为形象。但其实从这句开始,整首词都已进入一种双关或者比兴的写法,榴花就是朝云的代表,赞美榴花的品格就是赞美朝云的品格。“待浮花”二句,写榴花的坚贞高洁,实际上是指朝云始终追随苏轼南迁的事。“秾艳”以下三句,是苏轼怀着感激的心情,对榴花(朝云)的观照。“芳心千重似束”又是写其对作者的忠贞不移,“又恐”句则是怕体弱多病的朝云终会被艰苦的环境和无情的岁月夺走青春、生命。“若待得”以下几句,手法更加奇特,本来朝云、榴花是融合为一,此时却又互相分离开来,竟出现了作者、朝云、榴花三个形象。于是我们理解起来,仿佛觉得任何一个形象都可以切合这些词句,“共粉泪,两簌簌”,何必定是石榴花落,何必定是朝云泪落,作者的心中何尝没有哀伤呢?

总的来说,全词上阕描写朝云所居的幽僻环境和她初夏困卧的情形,形象生动鲜明,下阕以榴花比况朝云,咏物拟人融合无间。全篇以比兴、拟人等手法,既写朝云的美丽优雅,更赞美她品格的坚贞,立意高远,感怀实深。(姚苏杰)

集评 明《沈际飞:“本咏夏景,至换头单说榴花。高手作文,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当限以绳墨……榴花开榴花谢,似芳心共粉泪,想象、咏物妙境。”(《草堂诗馀正集》卷六)

链接 《贺新郎》词牌。《贺新郎》是宋人常用的长调之一,首见于苏轼的词作,因苏轼词中有“晚凉新浴”句,所以又名曰《贺新凉》。毛先舒《填词名解》卷三亦持此说。《贺新郎》,又名《贺新凉》《乳燕飞》《风敲竹》《金缕曲》《金缕歌》《金缕词》《貂裘换酒》等。双调,一百十六字,也有一百十五字者,多用入声韵,声调高亢,适宜抒发豪壮或是沉郁悲凉的情感。

双片慢词之上片称大头曲。大头曲本指慢曲长调中双调体的第一段乐曲,一般较第二段乐曲为短,前段相当于后段的“头”,故称。如宋末张炎《词源》卷下“拍眼”节云:“慢曲有大头曲、叠头曲。”后借指慢曲长调双片体歌词的上片,如《贺新郎》《永遇乐》等调,上片均较下片为短。(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唐宋词之苏轼《贺新郎》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苏轼《贺新郎》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卉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注释】 ①“乳燕”句:语本杜甫《题省中院壁》:“鸣鸠乳燕青春深。”华屋:有雕梁画拣的房屋。②桐阴:一作槐阴。这句语本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日午树阴正。” ③生绢白团扇:白色生丝所制团扇。白团扇典出《晋书·乐志》:“团扇歌者,中书王珉与嫂有情,爱好甚笃,嫂捶挞婢过苦,婢素善歌,而珉好捉白团扇,故制此歌。“扇手”句典出《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又见《晋书·王衍传》:“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④瑶台:玉石砌成的楼台,传说在昆仑山,为仙人所居。⑤“风敲竹”句:语本唐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⑥“石榴”句:语本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山榴花似结红巾。”红巾蹙:形容花瓣皱叠如红巾。⑦“待浮花”二句:语本韩愈《杏花》:“浮花浪蕊镇长有。”傅干注:“石榴繁盛时,百花零落尽矣。”

⑧西风惊绿:石榴夏天开花,西风起后,榴花凋落,只剩下一片绿叶,唐皮日休《石榴》:“石榴香老愁寒霜。” ⑨粉泪:指女子的眼泪。簌簌:落下貌。唐元稹《连昌宫词》:“风动落花红簌簌。”

【译文】 小燕子飞上了华美的房屋。悄无声息中,过午后了,桐树影已向东移;夜来清凉,有位美人刚出浴。手里摇把白绸团扇,摇扇的手儿洁白如玉。渐渐地困倦了,一个人睡得正熟。那帘外会有谁来敲响绣花的门呢?徒然惊醒了那人的仙境美梦,原来又是风吹动了竹枝。红巾皱叠般的山石榴花半开着。等到轻浮的花朵都谢了,那时独开的榴花才陪伴着你的孤独。细细看这枝红艳艳的花朵吧,花瓣重重正如你的芳心万绪。又恐怕西风再起,榴花谢了剩下叶儿空绿。若等得心爱的人儿来到,花前举杯恐怕不忍触目。只有满含粉泪和凋零的花瓣一起飘落。

【集评】 元·吴师道:“东坡《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云云,后段‘石榴半吐红巾蹙’以下皆咏榴,《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云云,‘缥缈孤鸿影’以下皆说鸿,别一格也。”(《吴礼部词话》)

明·沈际飞:“本咏夏景,至换头单说榴花。高手作文,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当限以绳墨。”又:‘榴花开榴花谢,似芳心共粉泪相象,咏物妙境。”(《草堂诗余正集》卷六)

清·王又华引毛稚黄:“前半泛写,后半专叙,盖宋词人多此法。如子瞻《贺新凉》后段只说榴花,《卜算子》后段只说鸣雁,周清真《寒食词》后段只说邂逅,乃更觉意长。”(《古今词论》)

清·沈雄引刘体仁:“换头处不欲全脱,不欲明粘,能如画家开阖之法,一气而成,则神味自足,有意求之不得也。宋人多于过变处言情,然其气已全于上段矣,另作头绪,便不成章。至如东坡《贺新郎》‘乳燕飞华屋’,其换头‘石榴半吐’,皆咏石榴,《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其换头‘缥缈孤鸿影’,皆咏鸿,又一变也。”(《古今词话·词品》卷上)

清·黄苏:“前一阕是写所居之幽僻,次阕又借榴花以比此心蕴结,未获达于朝廷,又恐其年已老也。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缠绵,耐人寻味不尽。”(《蓼园词选》)

清·谭献:“颇欲与少陵《佳人》一篇互证。后半阙别开异境,南宋惟稼轩有之。变而近正。”(《谭评词辨》卷二)

【总案】 东坡这首词所写内容,前人曾有几种不同说法。其中流行的说法是东坡任杭州知州时,为官妓秀兰而作,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古今词话》、《宋六十名家词》等。这些本事未必可靠,与词中意旨不相符,不能据以解析这首词所含的内容。此词上片写一个高洁绝尘、幽居深闺的美人,表现了她的孤寂、抑郁的情怀。下片主要咏石榴花,且咏物与写人结合紧密,最后点明美人与石榴花有同样的际遇。不难看出,这首词作于作者贬官失意之时,寄托着自己的身世,抒发自己的情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