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谋夕
谋:谋划,打算。 早晨顾不上晚上。形容形势很危急,只能顾及眼前,不知以后会怎样。《左传·昭公元年》:“吾侪(chái)偷食,朝不谋夕。”(吾侪:我辈,我们。偷食:苟且活著。)杜预注:“言欲苟免目前,不能念长久。”明·袁宏道《锦帆集之三·尺牍·龚惟长先生》:“一身狼狈,朝不谋夕。”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二:“迨至湖南,则更流徙丐贷,朝不谋夕,遂以牛肉白酒,一醉饱而殁。”章炳麟《驳革命驳议》:“大地风云,朝不谋夕。” 也作❶ 【朝不及夕】。《左传·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❷ 【朝不虑夕】。 《文选·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