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包工到组,联产计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包工到组,联产计酬

1.包工到组,联产计酬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1980年9月,中央发出《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即75号文件),是包工到组、联产计酬责任制的产生和发展时期,后期出现了包产到户。包产到组,最早出现在1978年,当时处于“地下”状态。1979年1月,中共吉林省委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明确提出:“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接着在2月,又召开了市(地、州)委农村工作部长会议,特邀在1978年搞了包产到组的六个生产队的队长和两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参加座谈会。会议总结推广了这些生产队和大队实行“六到组,联系产量计酬”的经验。《吉林日报》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八个单位的经验,并配发了题为《行之有效的一种好办法》的评论员文章。在全省农村,很快掀起了建立包工到组、联产计酬责任制的热潮,到2月底统计,全省就有30%的生产队建立了这种责任制。
当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张浩的信,并加编者按,肯定了张浩所持观点。张浩在信中说:“包产到组肯定会削弱和动摇队为基础,挫伤群众积极性”云云。对全省正在推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的热潮,产生了不利影响。5月5日,省委领导同志以答《吉林日报》记者问的形式,明确指出:“今年,吉林省各地都在一部分社队试行划分作业组,包工到组,联产计酬制度,各地试行表明,这种办法适合一些地方生产力水平,对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很有作用。要端正认识,加强领导,总结经验,使其发挥更大作用”。6月6日,《吉林日报》发表了省委农村工作部题为《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搞好联系产量计酬的责任制》的文章。经过一系列工作,使全省农村包工到组,联产计酬的队逐渐稳定下来,并且普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长岭县1979年由859个生产队实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责任制,占生产队总数的52%,其中有95%的队增产。这些队比上年增产16 436吨粮食,增产15%,相当于全县当年增产粮食的95%,增收785万元,占全县当年增收总金额的57%,尤其是那些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的穷队,增产增收的效果更为明显。该县前进公社的23个穷队,实行联产责任到组,有22个队总收入都翻了番。实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责任制,尽管没有彻底解决组内的“大帮轰”、“大锅饭”的问题,但是由于划小了作业规模,对作业组联系产量进行奖惩,同过去以生产队集中劳动相比,对调动作业组和社员的积极性是有一定作用的。此外,也有些地方开始把某些农活,如经营瓜地,饲养集体母猪,包工到户,包产到户,联产计酬的。
由于坚持试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责任制的效果好,到1980年春,全省实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责任制的生产队增加到17 835个,占生产队总数的27%,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队,占生产队总数9%,包产到户的生产队368个,实行口粮田的队289个。

☚ 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发展   2.专业承包,联产到劳 ☛
0001685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