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无臭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原指天道难以被人感知和认识。 后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或情况变化,不再发生影响。 [出处] 《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功能、例句] ❶ 作状语。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起初的时候,莫不是唐哉皇哉的设局招股,弄到后来,总是无声无臭的就那么完结了。” ❷ 作主谓短语的谓语。茅盾《动摇》八:“并且又惋惜于城里的妇女运动反而无声无臭,有落后的现象。” [附条] “无声无闻”。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同义] 无声无息 默默无闻 湮没无闻 [反义] 赫赫有名 举世闻名 名满天下 [辨误] 臭,不读chò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