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制度guó jì huò bì zhì dù(见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制度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上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❶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即以何种货币作为国际上主要储备和结算货币; ❷汇率制度的安排,即采用什么样的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 ❸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即一国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调节才能保证世界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其中前两者是固定汇率制,最后者是浮动汇率制。 国际货币制度见“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一般包括三方面主要内容: ❶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即使用何种货币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维持和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 ❷汇率制度的确定。采用固定还是浮动汇率制,是否为自由兑换货币。 ❸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即当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各国政府应采取什么方法弥补这一缺口,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又如何互相协调。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应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能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以及保证国际收支失衡能得到有效而稳定的调节。国际货币制度,根据储备货币或本位货币划分,有金本位制度,金汇兑本位制度和信用本位制度; 根据汇率制度分类,有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 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度。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含金量比例决定,它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参加黄金禁运和纸币停止兑换黄金,金本位受到严重削弱,终于在1929年爆发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瓦解。随后国际货币制度一片混乱。1944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未结束,44个同盟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商讨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于是产生的国际货币制度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会议条款所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布雷顿森林制度是以运行的基本机构,同时规定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一黄金本位制。该国际货币制度由于美元信用基础发生动摇,随着美元与黄金的官方平价兑换的终止而废除。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不安,各国都在努力探寻货币制度改革的新方案,于1976年达成 “牙买加协议”。它把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提高特别提款权 (SDRs) 的国际储备地位等。牙实加协议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的浮动汇率体系。在这种货币制度下,以主要货币汇率浮动为主的多种汇率安排体系能比较灵活地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多变状况,并且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行且互相补充。但这种被认为是 “没有体制的体制” 只是一种过渡性体制。有关国际货币改革进程虽缓慢,但建议和方案层出不穷,其中最有影响的有恢复金本位制、设立汇率目标区、创立国际商品储备体系、建立国际信用制度、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Rs) 为主要储备资产等。总的来看,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方向,主要集中在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和汇率制度的选择上。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一般包括三方面主要内容: ❶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即使用何种货币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维持和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 ❷汇率制度的确定。采用固定还是浮动汇率制,是否为自由兑换货币。 ❸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即当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各国政府应采取什么方法弥补这一缺口,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又如何互相协调。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应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能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以及保证国际收支失衡能得到有效而稳定的调节。国际货币制度,根据储备货币或本位货币划分,有金本位制度、金汇兑本位制度和信用本位制度;根据汇率制度分类,有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 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度。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含金量比例决定,它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参加黄金禁运和纸币停止兑换黄金,金本位受到严重削弱,终于在1929年爆发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瓦解。随后国际货币制度一片混乱。1944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未结束,44个同盟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商讨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于是产生的国际货币制度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会议条款所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布雷顿森林制度得以运行的基本机构,同时规定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该国际货币制度由于美元信用基础发生动摇,随着美元与黄金的官方平价兑换的终止而废除。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不安,各国都在努力探寻货币制度改革的新方案,于1976年达成“牙买加协议”。它把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提高特别提款权(SDRs)的国际储备地位等。牙买加协议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的浮动汇率体系。在这种货币制度下,以主要货币汇率浮动为主的多种汇率安排体系能比较灵活地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多变状况,并且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行且互相补充。但这种被认为是“没有体制的体制”只是一种过渡性体制。有关国际货币改革进程虽缓慢,但建议和方案层出不穷,其中最有影响的有恢复金本位制、设立汇率目标区、创立国际商品储备体系、建立国际信用制度、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Rs)为主要储备资产等。总的来看,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方向,主要集中在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和汇率制度的选择上。 ☚ 国际通货 国际货币体系 ☛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亦称“国际金融制度”、“国际货币体系”。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发挥其职能作用,以及有关国际货币金融问题所确定的原则、协议、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它所包涵的内容极为广泛。其范围之广远远超过“货币”一词。它所涉及的重大问题大体有三个方面:(1)国际收支的调整及其方式问题;(2)各国的货币平价及汇率的确定和改变;(3)有关国际储备问题。国际货币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 (1)国际金本位制度:19世纪初至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它虽然不是各国协商的结果,但黄金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使金本位制具有国际货币制度的性质。(2)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它是战后1944年7月1日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所确立的国际货币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会员国货币平价和确定固定汇率制。(3)牙买加货币体系: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理事会通过了基金协定修改草案,1978年4月1日经各成员国批准生效,承认世界各国实行浮动汇率的合法化;增加成员国的基金份额; 降低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 规定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这实质上还不能算作一个有系统的国际货币制度。70年代以来国际上区域性货币联盟和货币体系的相继产生,已经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而只能由许多区域性的货币集团所代替,长期处于分割状态。 ☚ 二、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 ☛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International Monetary Institutions又称国际货币体系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指各个政治上独立而经济和信贷方面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的国家,为了协调贸易交往、债务清算、资本转移等方面所涉及的各国货币的兑换、汇率制度的规定、国际收支的调节和储备资产的供应等问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内自发地或者按照一些共同的标准或某种国际协定形成的一系列规则、惯例和组织。 从历史上有过的国际货币体系及其发展趋势来看,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 各国货币间汇率的确定。这种确定可以通过各国货币各自固定的法定含金量之比来进行,也可能通过与一种或几种硬通货挂钩来实现,还有可能完全由货币之间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决定,其目的在于保证不同通货之间的自由兑换,从而保证不同通货表示的资产的可兑换性。一般来说,一个相对稳定的汇率机制,才能达成各国资源的有效配置。(2)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当国际收支发生不平衡时,可以通过汇率的涨跌和各国经济政策的改变来调整。一个健全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存在一个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从而在调节损失最小的情况下纠正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3) 国际储备资产的供应。国际储备是用于国际支付和国际收支调节的资产形式,一般是能被多数国家所接受的流动资产,如黄金、美元和其他少数硬通货。国际储备资产必须保持良好的信誉和稳定的价值,其供应要在国际控制之下,与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增长相协调。总之,一个高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于协调各国的货币金融政策、维持正常的国际金融秩序以至确保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历史上最早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它是在19世纪下半叶以后一段较长时间内,随着西方各国逐渐放弃金银复本位制而过渡到单一的金铸币本位制后自发形成的。到1880年这一体系已非常完备,1897年至1914年是它的全盛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世界经济较为稳定,世界黄金产量平稳快速增长。金本位制采用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以黄金作为国际货币,各国对本国货币规定了含金量,各国货币都可按固定的官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各国间的黄金能自由输出入,另外各国货币发行量与本国黄金储备量保持一定比率。在这样的条件下,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这就是在此之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s) 所称的 “物价与金币流动机制” (1752),即一国发生对外收支顺差时,黄金流入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增加,收入与物价提高,从而进口扩大,出口减少,资金外流; 而对外收支逆差的国家黄金流出,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收入与物价下降,就会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从而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西方各国脱离黄金储备而大量发行不可兑现的纸币,国际金本位制陷于瘫痪。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又使战后各国为恢复稳定的货币体系而进行有限度兑换黄金的努力遭到失败。再经过一段时期的波动,由于本身带有紧缩性倾向的国际金本位制使各国为保持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而采取的国内经济政策所造成的损失过大,国际金本位制便宣告结束。 1943年,美国人怀特 (Harry Dexter White) 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分别提出建立战后国际货币新体制的方案。1944年7月,有44个国家参加的 “联合与联盟国家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 (White Plan) 为主的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并成立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从而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由于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空前强大、国内通货膨胀很低、拥有巨额国际收支顺差和黄金储备,因此,黄金和美元成为当时的主要储备资产,并且美元作为“关键货币”和对黄金的补充,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这一体系采用的是金汇兑本位制,即规定每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各国中央银行可随时按此官价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同时各国宣布它们以美元表示的本国货币的平价,使之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政府有义务随时干预外汇市场,使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市场汇率的波动幅度保持在平价±1%以内。只有发生国际收支 “根本不平衡” 时,经IMF批准方可变动汇率平价。这种汇率制度被称为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Adjustable Reg.)。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当成员国的国际收支暂时不平衡时,可由该国动用官方储备或者从IMF设立的普通贷款账户中借入短期资金来平衡国际收支,而各国的国际收支的 “根本不平衡”则采取调整汇率平价的方式来平衡。IMF还负有管理和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的责任,有权与各成员国就其可能影响国际货币稳定的国内外政策进行磋商和提供咨询。 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欧洲与日本经济的恢复,美元从40年代的短缺变为过剩。相对于黄金和其他货币,美元价值被高估了,这就出现了罗伯特·特里芬 (Robert Triffin) 提出的美元供应与美元信用之间的矛盾 (1960)。到了1960年,开始出现美元危机。70年代初,由于美元经济进一步恶化,1971年8月,美国宣布不再承担以固定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在此情况下,各成员国也宣布本国货币与美元脱钩。1973年,随着美国第二次宣布美元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从1973年起,许多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现象严重。为此,由IMF的二十国委员会主持的对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改革开放进行,并于1976年1月在牙买加达成协议,内容包括: 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但要求IMF对各成员国的汇率政策实行监督; 增加会员国在IMF中的基金份额;规定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和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并可用于国际借贷; 废除黄金官价; 扩大信贷额度,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牙买加协议下的货币体系是以浮动汇率为主的管理浮动汇率制 (Managed Float)。国际储备资产形式出现多元化,但由于美国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占有主要地位,美元仍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管理浮动汇率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是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货币基金组织的干预和贷款、国际金融市场的媒介作用和有关国家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的。 在牙买加协议之后,另一个对国际货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是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欧洲货币一体化。从1979年正式建立至1990年,欧共体成员国全部被纳入欧洲货币体系,其主要内容为: 创立欧洲货币单位(ECU),其价值按所有成员国的货币的加权平均价值计算; 实行可调整的多重汇率平价制,即根据各国情况规定不同的货币与ECU平价汇率的波动幅度,同时规定各成员国之间的汇率平价与波动幅度; 建立欧洲货币基金,以增加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和对逆差国的融资能力。1995年,欧盟进一步决定从1999年开始逐步使用统一的货币 “欧元”,实行货币联盟。 战后的国际货币实践表明,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其关键在于各国经济政策的充分协调。 ☚ 外汇储备 国际直接投资 ☛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制度。自1816年英国率先采用金本位制至今,世界各国先后采用过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和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等四种形式的货币制度。当前,普遍采用的是纸币本位制,纸币由各国中央银行发行,币值不与一定重量,成色的黄金相联系,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对外汇率由政府制订,实行自 由外汇的国家,可自由兑换外币,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兑换外汇须经外汇管理机构批准。 ☚ 欧洲美元市场 货币 ☛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国际上为了保障国际收支顺利进行、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而就国际间货币关系、国际收支调整等问题达成的一系列准则、协议,所建立的一些国际机构和组织,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主要涉及国际储备资产的性质、构成及作用;国际间汇率制度及各种安排;国际收支调整机制等问题。国际货币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国际经济形势的演变而变化。19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金铸币、金块、金汇兑本位等形式的固定汇率制度,然后进入现在的浮动汇率制度时代。英国于1821年建立金本位制,德国和沙俄等国于19世纪末加入金本位集团,金本位制在国际上得到确认,并对各国经济及国际经济关系的稳定起了一定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使金本位制中断实行。战后,尽管英国等力图恢复和坚持金本位,但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国际货币关系的混乱,这种努力终告失败,金本位制于20世纪30年代初宣告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凭借自己的强大经济实力和巨额黄金储备而在国际货币制度中占据了特权地位。1944年7月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金汇兑平价制度。这一制度历时近30年,对战后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布雷顿森林制度本身也存在一些弊病,如储备资产过分依赖美元,美元的地位如出问题就会危及平价制度的稳定;固定汇率制度在调节上缺乏灵活性等。随着美国的经济地位相对削弱、美国国际收支赤字日趋严重,布雷顿森林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发生了动摇。尽管国际货币基金和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采取了不少补救措施,金汇兑平价制度仍难逃脱崩溃的命运。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相继转而实行浮动汇率。1976年通过的牙买加协定,表明了国际货币基金放弃恢复平价制度的努力,国际货币制度进入浮动汇率时代,国际储备资产也出现了以美元为主的多样化的趋势。这一变化减轻了美元危机对国际金融局势稳定的威胁,但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汇率经常和大幅度的波动。汇率的剧烈波动给世界经济造成很大危害,如增加国际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中的风险;使储备资产的管理变得更为困难;刺激外汇投机,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汇率的波动,威胁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如果说这些问题及80年代的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尚不足动摇布雷顿森林制度之后的国际货币制度的话,90年代的墨西哥金融危机,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却充分暴露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根本弊病所在。金融自由化带来的大规模短期资本流动严重威胁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金融监管的不力不时引发银行和金融危机,以美元等若干国家货币为储备货币的现行制度使国际经济深受有关储备货币国家的经济变动和政策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促使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更关心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在20世纪末,全世界迎来了欧元的启动这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新的成果,使人们看到货币进一步多极化可能是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 ☚ 亚洲金融危机 布雷顿森林制度 ☛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指国际间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世界各国为了解决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中对于国际支付手段和国际储备资产的需要,对涉及到国际货币流通的各个方面,包括各国货币的兑换性、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国际结算制度、国际储备体系、国际货币关系及其他国际金融事务,在国际范围内自发地或通过政府间协商安排而确立的一整套系统的原则、办法、规章制度和机构。国际金本位制度是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金本位制的情况下自发地形成的,也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其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各国都是以黄金作为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资产,而黄金在国际间的支付原则、结算办法和运动规律又都是一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是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这个时期国际货币制度仍然具有国际金本位制的主要特点,但已是严重削弱了。1929—1933年间,国际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纸币流通制度,分裂为若干货币集团。集团内部对货币比价、汇率波动界限、货币兑换与支付等均有严格规定,同时对集团外的国际支付实行严格管制。因此,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不复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即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使该体系得以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随着美元危机的加深,1971年8月美元停止兑换黄金,1973年2月固定汇率制崩溃,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随之瓦解。 ☚ 债务危机 国际金本位制度 ☛ 00003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