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文物出境管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文物出境管理 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对出境文物的限制、鉴定、审核和其他监督管理。其目的是防止文物非法出境,保护国家文化遗产。我国有关文物出境管理的主要法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化部发布的《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1989年2月27日文化部发布)等。 我国对文物出境管理将1949年作为主要标准线,采取禁止珍贵(或重要)文物出境和限制一般文物出境的政策。禁止出境的文物,是指符合国家规定的博物馆藏品等级三级品以上的珍贵文物和在政治上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文物。包括: 文物出境的方式分为永久性出境、临时性出境、过往性出境。永久性出境是指国家对文化遗产的最终转让,一般是因销售、国际交往、私人所存文物的携运以及国家的赠送等情形。临时性出境是指文物短期出境,然后复运回国,一般是对外展览、教学、科研等原因。过往性出境是指境外文物携运入境,经过一定期限后复运出境。 文物出境要经过鉴定和审核程序。文物出境鉴定统一由国家设立的文物鉴定机构和由国家文物局指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文物出境鉴定机构组织办理。对文物单位销售的文物和私人所有而需携运出境的文物,国家均规定有不同的鉴定和审核程序。出境文物的查验和监督是文物出境管理的最后一个程序。查验主要是针对临时出境的文物和过往性文物,在出境、入境时由文物管理部门、海关等根据批准件、证明等进行查验、登记或复验。经鉴定和核查准许出境的文物,在出境时由海关实行统一监管,违反监管规定的,属于走私行为,应根据不同情节,依法处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