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马丁
【介绍】: 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1869),法国著名诗人、作家。 生于贵族家庭。从小受到宗教教育,酷爱《圣经》及卢梭、夏多布里昂等人作品。 并常在保王党社交场中活动。复辟初期进入禁卫军,百日时期因不愿为拿破仑效劳而流亡瑞士。 1820年发表代表性诗作《沉思集》,歌颂爱情、死亡、大自然和上帝。出版后声誉鹊起。 其后10年间,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等地的使馆任职,为波旁王朝效力。曾相继发表《新沉思集》、《苏格拉底之死》、《诗与宗教的和谐集》等,宗教观点日趋明朗。 1829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30年代后,逐渐从保守主义立场转变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宣扬人道主义,向往宗法社会,提倡诗歌为社会服务。1833年在希腊、土耳其、巴勒斯坦、黎巴嫩、巴尔干半岛游历期间,发表4卷本《旅游东方的回忆、印象、思想与风光》,以“自由的社会基督教徒”自诩。 1836年发表的《约瑟兰》和1838年发表的《天使谪凡记》,是其计划中一部长篇史诗的两个片断。前者歌颂青年教士约瑟兰为履行宗教职责而牺牲爱情的崇高精神;后者宣扬失足天使赛达尔只有真诚赎罪才能重返天堂的净化思想。 40年代后,成为自由主义著名演说家,反对金融资产阶级统治。 晚年埋头写作,相继发表了回忆性作品《隐情》、《新的隐情》等。拉马丁的诗作,情感充溢、流露自然、音律优美、节奏多变,风格洒脱飘逸。其诗内容成就不高,然其艺术手法颇为后人称道。有“现代拉辛”和“诗坛上的夏多布里昂”之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