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性无善恶,情可善可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性无善恶,情可善可恶 北宋哲学家王安石人性论的一个思想命题。 他说:“性生乎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原性》,《临川先生文集》卷六十八)“善恶者,情之成名而已矣。”(同上)就是说,性不可言善恶,善恶只是情的成名。 他还说:“不听而聪,不视而明,不思而得,不行而至,是性之所固有而神之所自生也。”(《礼乐论》,《临川先生文集》卷六十六)“聪明者,耳目之所能为;而所以聪明者,非耳目之所能为也。”(同上)听、视、言、行是人性所固有的内容,是耳目感官等的能力、作用。王安石认为,人性的内容即人的感觉和思维活动以及内在未发的情欲是无善恶可言的。至于“情”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他说:“此七者,人生而有之,接于物而后动焉。 动而当于理,则圣也,贤也;不当于理,则小人也”。 (《性情》,《临川先生文集》卷六十七)“七者”,即喜、怒、哀、乐、好、恶、欲。 “理”,指封建伦理道德教条。意思是说,人在和外物接触时,便使情感欲望发作起来,发作得正当的,即“当于理”的,就是善,就能成为圣人、贤人;相反,情感欲望发作得不正当,即“不当于理”的,就是恶,就是小人。 所以,善恶是由“情”生起的,是“情”生起时是否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表现,是有善有恶的,不只是善,也不只是恶,是两者都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