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6年11月25日德、日两国以反共产国际为借口签订的法西斯侵略联盟条约。 1935年5月起日本驻德使馆武官大岛同里宾特洛甫的助手举行关于缔结同盟的谈判。1936年5月德国向日本提出成立反共产国际共同战线的建议。 1936年11月25日两国在柏林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及附属议定书。规定“对于共产国际的活动相互通报”,“紧密合作”。 “对于因共产国际的破坏工作而国内安宁感受威胁的第三国”,应“采取防止措置,或共同邀请其加入本协定。”协定有效期为5年。据1949年在美国公布的被缴获的德国文件,协定还附有秘密附件,规定一方受到苏联进攻或威胁时,双方要立即讨论保护共同利益的措施。在协定有效期内缔约国未经双方同意不得与苏联缔结违背本协定精神的任何政治条约。 1936年12月2日,日、意两国签订协定彼此承认对中国东北和阿比西尼亚的占领。此前,德、意两国已于1936年10月25日秘密协议对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半岛划分势力范围,支持西班牙佛朗哥政府,德国承认意大利吞并阿比西尼亚。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正式参加反共产国际协定,宣称意大利决心同德国、日本“联合起来,对付共同敌人”。协定以德、意、日三国文字分别缮写,由里宾特洛甫、齐亚诺、崛田正照分别代表本国签字。 至此,国际法西斯侵略阵线正式形成。三天后希特勒宣称“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了,起初是欧洲轴心,现在是世界的大三角”。随后日本承认了佛朗哥政权,日本、佛朗哥政权承认意大利对阿比西尼亚的兼并;德、意、佛朗哥政府承认日本对伪满洲国的控制。1939年2—3月匈牙利、伪满和西班牙先后宣布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希特勒认为,协定用“反共产国际”之名,是为了“利用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实际上具有反民主国家、反共产主义双重目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