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得意忘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得意忘言 三国时期思想家嵇康(公元224-263年)的“言意”命题。 “吾谓能反三隅者,得意而忘言”(《声无哀乐论》)。嵇康这种关于“名实”、“言意”的观点与王弼的观点有区别。 王弼重“意”,而嵇康重“名”:“因事与名,物有其号”,“夫言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事异号,趣举一名,以为标识耳”(同上),即“名”、“言”只是标识、符号,而不是实在本身,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各地习俗不同,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名号,例如,哭可谓哀,歌也叫乐,而有的地方是“闻哭而欢,听歌而戚”。 事物的表现形式并不等于它们的实际内容。 这实际上表现出嵇康有类似于西方中世纪唯名论的倾向,而王弼的主张近于唯实论的观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