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Gǔ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乐亭,山东之龙口、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河南之卢氏,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灌阳,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白族、高山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❶其注据 《谷朗碑》 云: “其先出自颛顼,益为虞舜赐姓赢氏,至於非子,封於秦国,因而氏焉。”谷朗,三国时吴九真太守。此之谷氏,系出赢姓,以封国为氏。 ❷其注据 《鼠璞》 云: “郤姓省文为谷氏。”郤氏本春秋时晋之宗室,则此当系出姬姓。 ❸又据 《魏书·官氏志》 云: “为谷会氏所改。” 汉代有谷永; 三国吴有谷利,都亭侯; 唐代有谷倚,太原主簿; 宋代有谷大向、谷大方,登科,并曹州人; 又有谷大忠,兴仁人; 又有谷椿,衢州人。
谷Yù现行罕见姓氏。今四川之南江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南江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一音gǔ,亦现行姓氏。 谷gǔ兩山之間的夾道或流水道。司馬相如《上林賦》:“於是乎離宮别館,彌山跨谷。” 谷 谷短篇小说集。芦焚(师陀)著。1936年5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收《落雨篇》 《谷》等短篇小说7篇。 ☚ 田园集 生命的波涛 ☛ 谷 谷gǔ峡谷。《小雅·十月之交》三章:“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毛《传》:“高岸二句,言易位也。”郑《笺》:“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之谓也。”孔《疏》:“高岸为谷,贤者退,深谷为陵,小临大。”朱熹《集传》:“高岸崩陷,故为谷。深谷填塞,故为陵。”《小雅·小宛》六章:“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毛《传》: “如临谷,恐陨也。” ☚ 余 谷风 ☛ 谷读音g·u(ˇ),为u韵目,属u—ü韵部。古禄切,入,屋韵。 ❶山谷。 ❷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❸谷子,去掉皮就是小米。 ❹稻。 上一条: 轂 下一条: 穀
谷读音·ü(ˋ),为ü韵目,属u—ü韵部。余蜀切,入,烛韵。 ❶[吐谷浑]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在今青海的北部和新疆东南部一带。 上一条: 霱 下一条: 峪
谷读音l·u(ˋ),为u韵目,属u—ü韵部。卢谷切,入,屋韵。 ❶[谷蠡]匈奴藩王封号。《史记》:“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 上一条: 角 下一条: 虑 谷gǔ未受精的禽卵。例:公鸡给母鸡没踏 (dān)所生之蛋谓~蛋。 ❍ 今亦作戏弄人。例:男性计生结扎了,你已成了空~之人了。 《齐民要术·食鹅鸭》:“俗谓‘谷生’者,此卵即非阴阳合生,虽伏亦不成鶵。”
谷嚼juě同“噱”。大笑。例:瓜不唧唧地咧~个大嘴楞格笑,脑子必定差了 (qiāo)! ❍ 瓜~子娃,不顾场面爱大笑。 《广韵》:“谷,笑皃。” 谷〔gu〕noux ; ~穗儿。ghobhnenbnoux. 谷苞〔gubao〕maosnoux. 谷草〔gucao〕ghobniub;gheadnoux. 谷糠〔gukang〕ghobseat. 谷壳〔guke〕ghobpeat noux;ghobpeatlebbeul. 谷粒儿〔gulir〕ghobleb noux. 谷耙〔gupa〕ghobpax;badguangd. 谷穗〔gusui〕ghobhnenb noux. 谷雨〔guyu〕guxyit. 谷子〔gu·zi〕lebbeul;noux 谷《广韵》古禄·谷;gōk‖gǔ谷穀ㄍㄨˇgǔ二2771①名专指稻谷;稻粒。⑴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天门〖 〗。湖南嘉禾龙潭墟〖 〗。⑵徽语。安徽绩溪〖 〗。⑶吴语。上海〖 〗。江苏苏州〖 〗、常州、无锡、丹阳。浙江温州〖 〗、宁波、余姚、永康、金华岩下〖 〗。福建浦城忠信〖 〗、浦城盘亭〖 〗。⑷湘语。湖南长沙〖 〗、衡阳〖 〗、双峰〖 〗。⑸赣语。江西南昌〖 〗、宜春〖 〗。福建建宁〖 〗。⑹客话。福建永定下洋〖 〗。广东梅县〖 〗、惠州〖 〗、东莞清溪〖 〗、从化吕田〖 〗、中山南蓢合水〖 〗、深圳沙头角〖 〗。⑺粤语。广东广州〖 〗。一粒~。广东阳江〖 〗、新会会城〖 〗、鹤山雅瑶〖 〗、高明明城〖 〗、宝安沙井〖 〗。香港新界锦田〖 〗。澳门市区〖 〗。广西。柯炽《广西情歌・喊妹唱歌妹就来》:「~磨太久成碎米,歌唱太久不成歌。」⑻闽语。福建松溪〖 〗、浦城临江〖 〗、浦城石陂〖 〗。②名大的赌注。粤语。香港。漫天雪《小青手记》:「你都不是赌钱的,十元十元的买,湿湿碎啦,赢要~,输要缩嘛。」③名头发。晋语。山西。侯精一《山西理发社群行话的研究报告》:「山西理发社群行话称头发为~。」④名乳。古南方方言。《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谓虎于菟,故命之曰斗~于菟。」⑤动缩(起身子)。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佢有点儿冷便~起来的。⑥动竖(起耳朵听)。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耳朵~起来。⑦动憋。粤语。广东广州〖kuk55〗。~住度气憋着一肚子气。⑧动鼓。粤语。广东广州〖kuk53〗。~吓佢喇(做事)鼓鼓劲儿吧。⑨量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个」。吴语。浙江宁波:一~人。   谷穀 ❷- ❹ɡǔ❶两山之间狭长的夹道或水道 △ 峡~|河~。 ❷粮食作物的统称 △ 五~|~物。 ❸谷子 △ ~穗儿|~草。 ❹南方指稻子的籽实。 ❺姓。另见967页yù。
谷yù见800页“吐谷浑”。 另见280页ɡǔ。 谷穀❶ ❷❶庄稼和谷类作物的总称:~物︱五~︱钱~︱簸(bo)~︱五~杂粮︱五~丰登。 ❷谷子,粟:~草。 ❸两山之间的夹道或流水道:~地︱河~︱溪~︱峡~︱山~︱陵~︱旸(yang)~︱幽~︱穹(qiong)~︱邃(sui)~︱空~足音︱陵~变迁︱虚怀若~︱满坑满~。 ❹穷尽,比喻困境:进退维~。 谷gǔ❶ 谷子,一种农作物。 ❷ 泛指谷类作物:五谷杂粮│播种百谷。 ❸ 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山谷│河谷。 ❹ 姓。 谷(1次) 两山之间的水道或夹道。川~何洿《天》 另见〔川谷〕〔湯谷〕〔谿谷〕 谷gǔ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地带。《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淮南子·齐俗训》:“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九怀·畜英》:“望溪兮滃郁。”
谷穀gǔ庄稼和粮食的总称。《说文·禾部》:“谷,续也,百谷之总名。”《玉篇·禾部》:“谷,五谷也。”《尚书·洪范》:“百谷用成。”《大招》:“五谷六仞,设菰粱只。” 谷gu谷草 谷底 谷地 谷物 谷雨 谷子 低谷 河谷 陵谷 山谷 五谷 峡谷 幽谷 谷类作物 百谷之长 空谷足音 五谷丰登进退维谷 万丈深谷 虚怀若谷 陈谷子,烂芝麻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谷(一)gǔ (二)yù【辨形】 口上是,是人,不写作火。7画。会意。 【辨义】谷(一)gǔ ❶两山或两块高地间的夹道或水道:谷地|谷坊|谷风|谷底田|硅谷|河谷|陵谷|穹谷|山谷|死谷|邃谷|溪谷|峡谷|崖谷|旸(yáng)谷|幽谷|空谷传声|空谷足音|陵谷变迁|满坑满谷|虚怀若谷|枕山栖谷。 ❷稻或稻谷:谷仓|谷米|谷子|谷租|谷枯病|谷维素|谷贱伤农|秕谷|瘪谷|落谷|糯谷|陈谷子烂芝麻|陈年烂谷子。 ❸谷类作物的总称:谷物|百谷|包谷|钱谷|五谷|积谷防饥|五谷不分。 ❹ 指粟: 谷草|谷子 |毒谷。 ❺穷尽,比喻困境:低谷|困谷|进退维谷。 ❻ 姓。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 〔谷氨酸〕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5O4H9N,广泛存在于蛋白质中;在人体内对中枢神经正常活动起良好作用,医学上用来防止肝昏迷。 〔谷神星〕太阳系里小行星中最大的一个,直径770千米。 〔布谷〕鸟名,杜鹃。 (二)yù 〔吐谷浑〕我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名。 【辨析】 二音都表示名物义。区别在于: 一、适用范畴不同: 谷(一)gǔ 指地势、粮食作物并喻指困境,还用于节气名、鸟名、星名、姓氏等;(二)yù用于古代民族名。 二、使用频度不同: 谷(一)gǔ 多义项,常用字音,使用频度高;(二)yù单义项,只用于“吐谷浑”。 三、字音沿革状况不同:谷(一)gǔ是古今通行字音,现代仍常用;(二)yù只用于古语词。 谷gǔ山谷:其静若何,松生空~。(五·102)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采俸封畿部 > 采俸 > 穀 穀 gǔ 亦稱“田餼”、“禄食”、“禄料”、“禄米”。古代官吏之酬勞、俸給。因以穀充之,故稱。《詩·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俾爾晉穀。”《管子·問第》:“官承吏之無田餼而徒理事者,幾何人。”《漢書·食貨志上》:“税給郊社宗廟百神之祀,天子奉養百官禄食庶事之費。”唐·鄭谷《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歸》詩:“桑麻勝禄食,節序免鄉愁。”唐·白居易《詠所樂》:“官優有禄料,職散無羈縻;懶與道相近,鈍將閑自隨。”宋·陸游《晝卧初起書事》詩:“忽有故人分禄米,呼兒先議贖雷琴。” 谷谷gǔ〖名词〗 一、山谷。指两山之间的夹道或流水道(9)。《送李愿归盘谷序》:是谷也,宅幽而势阻。——这个山谷,地方幽静而形势险要。《后赤壁赋》:山鸣谷应。——高山共鸣,深谷回响。《司马季主论卜》:高丘之下,必有浚谷。——高山的下面,一定有深深的山谷。 二、古水名。即今河南渑池县南渑水及其下游涧水,东流至洛阳市西注入洛河(1)。《送石处士序》: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石先生住在嵩山、邙山和瀍水、谷水之间。 三、庄稼或粮食的总称(5)。《展禽论祀爰居》: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他的儿子叫柱,能够种植各种谷物、各种蔬菜。《文帝议佐百姓诏》: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做酒因而浪费的谷物太多。《晁错论贵粟疏》:生谷之土未尽垦。——生产粮食的土地没有全部开垦。 谷2穀gǔ❶ 庄稼或粮食的总称。《诗经·豳风·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聂夷中《伤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 ❷ 养育,养活。曹植《黄初五年令》:“~千驽马,不如养一骥。” ❸ 活着。《诗经·王风·大车》:“~则异室,死则同穴。” ❹ 善,好。《诗经·小雅·小宛》:“教诲尔子,式~似之。”(式:语气词。) ❺ 善待。《诗经·小雅·黄鸟》:“此邦之人,不我肯~。”
谷1gǔ❶ 山谷,两山间的水道或夹道。《三峡》:“空~传响,哀转久绝。”姚鼐《登泰山记》:“阳~皆入汶,阴~皆入济。” ❷ 比喻行不通,困境。《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 ❸ 深坑,坑。《庄子·天运》:“在~满~,在坑满坑。”《吕氏春秋·去尤》:“人有亡𫔥者……抇其~而得其𫔥。”(𫔥:同“斧”。抇hú:挖,掘。) 谷*榖❶ ❷ ❸B9C8 (一)gu❶谷类作物的总称:~物/百~/五~杂粮/五~丰登。 ❷指粟:~草/~穗儿。 ❸稻的子实:糯~/秕~/瘪~/稻~。 ❹两山或两块高地之间的夹道:~地/山~/河~/峡~/山鸣~应/万丈深~/虚怀若~。 ❺穷尽,比喻困境:进退维~。 ❻姓。 (二)yu[吐谷浑]Tuyuhun我国古代居住在西北部的民族名。 山涧 山涧涧(涧沟) 溪(溪谷;溪涧)嶰 谷(壑谷) 陿 山林溪涧:林湍 背阳的山涧:阴涧 阴冷的山涧:寒涧 积雪的山涧:雪涧 深的山涧:深涧 潭涧 浚涧 山涧弯曲处:涧阿 涧隈 涧槃 (两山间的沟:山涧) ☚ 沟渠 田间水沟 ☛
稻谷 稻谷稻(稻子;旱~;早~;香~) 谷(谷子;旱~;新~) 稌 稻的一种:粳(粳稻) 黄秔 粘性的稻:糯(糯稻;糯谷) 不粘的稻:稴 早熟的稻:早稻 火稻 迟期种植的稻谷:稚稼 稻的外壳:稃 ☚ 谷物1 米 ☛
谷物2 谷物2谷 稼 稌 田谷 黄禾 谷物名:粢(六~) 粟(重农贵~)稻(水~;旱~;早~;陆~;粳~) 稻和菽:稻菽 谷物总称:粢(六~) 禾稼 经霜后的禾稼:霜禾 谷的品种:粳 糯 籼 稌 稉 谷的优良品种的统称:粱 先种的谷物:稙 早种的谷物:稙谷 早稻,早种的稻禾:稙禾 早熟的谷物:穛 早种晚熟的谷物:穜 后种先熟的谷物:稑 穋 成熟的稻麦:黄云 黄稼 成熟晚的稻子:稰 晚稻 霜稻 黄秧 茂盛的谷物:嘉生 丰美的谷物:黄茂 稻摇摆的样子:罢亚 (稻、麦、谷子、高粱、玉米等作物的统称:谷物) ☚ 庄稼 粮食作物 ☛
各种水流 各种水流沟里的流水:行潦 江河的流水:流川 海洋中朝着一定方向流动的水:洋流 海流 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两侧海水的洋流:暖流 有源头常流动的水:活水 向下流的水:溜 屋檐的流水:溜(溜水) 山间的水流:谷 谿(谿涧) 山沟中时断时续的流水:谷水 碧绿的山间流水:碧涧 竹丛中的水流:筠溪 地下的水流:潜(潜注;潜流;潜淋) 阴流 洞穴中的水流:穴流 潜伏地下的水流:暗流 幽流 潜藏在地下的水流,地下河流:伏流 沙石上流过的水:濑 沿着地面流走的水流:径流 积雨形成的水流:雨派 一去不返的流水:逝水 长长的流水:长流 ☚ 水流 各种状态的水流 ☛
赡养 赡养侍 谷 营赡 养赡 养膳 养淡赡护 赡养家口:养家 供养老人:赡老 赡养父母:荣养 供养父母生活所需:养体 子女长大后供养父母:反哺 谦称对父母的供养:犬马之养 子女对父母生前赡养,死后料理丧事:养老送终 养老送死 养生送死 养生送终 养生丧死 送终养老 送终葬老 赡养老人,为其养老送终:终养天年 丰厚地瞻养:丰养(~厚葬) 厚养 附生 (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赡养) ☚ 供养 侍奉 ☛
好 好好(~在;~看;可~;还~)良(良好) 俍 美(~德;良辰~景) 佳(~丽;~音) 善(~策;~事) 谷 妙(~处;~品) 媺强(~似;~于) 棒(~极了) 崭(东西真~) 徽 撑(事办得~) 可以 不赖 要得 正确的﹑好的一面:正面(~教育) 较好:愈 略胜,较好:差愈 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略胜一筹 稍胜一筹 聊胜一筹 相对来说稍微强一些:略高一筹 普遍良好:行治 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白圭之玷 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美中不足 好的样子:姽 頔 鲜鲜
另见:优点 好处 成绩 优美 出众 满意 ︱不好 ☚ 好 好坏 ☛
山谷 山谷谷(谿谷;峦谷;野谷;厓谷) 峪(峪壑) 壑(壑谷;蹊壑;山壑;沟壑;岫壑;谿壑;千山万~) 畎 硔 山沟 山堑 山峡 山硖山胁 山腋 山隘 阬堑 坑堑 山的坑谷:山嵌 树林山谷:林谷 林涧 溪涧山谷:涧谷 涧壑 神灵居住的山谷:灵谷 秋天的山谷:霜谷 北山的山谷:阴谷 幽深的或背阳的山谷:阴壑 丛生竹子的山谷:山箐 箐谷 云气遮覆的山谷:云壑 云雾缭绕的山沟:云堑 云雾所笼罩的山谷:云谷 烟雾迷漫的山谷:烟谷 云气弥漫的山谷:霞岫 通畅的山谷:豁 两山夹水的地方:峡(三~) 岬 陿 长江三峡:黄牛三峡 有溪水的山谷:牝(牝谷) 溪谷 沟壑溪谷:坑谷 云雾缭绕的溪谷:云溪 云谿 大的山谷:谼(石谼) 大谷 隐蔽的山谷:间谷 寂静的山谷:闲谷 虚牝 多石的山谷:石磎 两旁是峭壁的山谷:断谷 峰崖环绕的山谷:盘壑 开阔的山谷:谿豁 通畅的山谷:谿 山谷的出入口:谷口 云门 山谷空旷的样子:谽呀 谽谺 谽然 (两山之间低凹而狭长的地带:山谷)
另见:狭窄 溪水 ☚ 山谷 深谷 ☛
谷物1 谷物1毛实 谷实 未经加工带有皮壳的粮食:原粮 自然粮 没有去壳的稻的子实:稻(稻子;稻谷;禾稻;香~) 谷(谷子) 稻谷、大米:谷米 炒熟的米麦:糗 陈年的谷类:陈红 祭祀的谷物:粢 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粢盛 谷类磨成的碎粒:糁(糁粒) 中空或不饱的谷粒:秕(秕谷) 粃 稻、麦、谷子等子实上脱下的皮或壳:糠 从稻麦上脱下的皮壳:米糠 稻谷砻过后脱下的外壳:砻糠 谷皮或瘪谷:糠秕 (谷类作物的子实:谷物) ☚ 谷物1 稻谷 ☛ 谷山谷,河川:~神/~风/~量/~坊/~场/~音/~阁/~气/~饮/~地/河~/陵~/山~/旸~/峡~/溪(谿)~/悬~/幽~/~山砚/~董羹/虚怀若~/进退维~。又姓,汉代有谷永。△~口/~水(≠榖水)/~那(复姓)/~鹿洲/~帘泉。 注意:谷蠡的“谷”音lù,吐谷浑的“谷”音yù。 谷穀gǔ古禄切,入屋。 ❶山谷;川谷。《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深~为陵。” ❷穷窘,窘迫。《诗·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 ❸庄稼,粮食。《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十年之计莫如树人。” ❹俸禄,薪俸。《论语·宪问》:“邦有道,~,邦无道,~,耻也。” ❺养活,养育。《诗·小雅·甫田》:“以介我稷黍,以~我士女。” ❻生存,活着。《诗·王风·大车》:“~则异室,死则同穴。” 谷指较大肌肉的会合处。《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 谷柯尔克孜族民间音乐中的弹奏曲。分为大谷(大曲)、小谷(小曲)两类。大谷一般由数个不同的乐章组成,一部型组曲,可连续演奏数天。小谷则由几个曲子组成。 谷农作物,泛指食物。 谷(一) gu❶两山或两块高地间狭长地带。如:深谷,峡谷。 ❷谷类,也特指粟。如:百谷,五谷杂粮,谷草。 ❸稻或稻谷。 ❹姓。(二) yu吐谷浑,我国古代居住在西北部的民族,为鲜卑族之一支。 谷ɡǔ ❶ (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狭长而有出口的地带) valley;ravine;gorge:幽 ~ a secluded valley; 深 ~ a deep valley;gorge;ravine ❷ (姓氏) a surname:~ 杰 Gu Jie ❸ (谷类作物) cereal;grain:五 ~ the five cereals (rice,two kinds of millet,wheat and beans); 稻 ~ paddy rice ❹ (谷子;粟) millet ❺ [方] (稻或稻谷) unhusked rice ❻ (凹点) trough ❼ (小脑下方的窝) vallecula ❽ (困境) difficulty;dilemma:进退维 ~ difficult either to advance or draw back;find oneself in a dilemma 另见 see also yù。 ◆谷氨酸 α-aminoglutaric acid;glutamic acid;glusate;glutamate;glutamic; 谷冰川 stream; 谷仓 granary;garner;breadbasket; 谷草 (谷秆) millet straw; 谷铲 grain shovel; 谷蛋白 glutelin; 谷道 {中医} anus; 谷盗 {昆} ostomatid;flour beetle; 谷底 valley bottom;valley floor; 谷地 {地} valley;{地} valley floor;valley bottom; 谷蛾 tineoid;grain moth ;谷贱伤农 Low prices for grain hurt the peasants.;Low grain price hurts the farmers.;Cheap grain harms the peasants.; 谷胶 gluten; 谷精草 {中药} pipewort;Flos Eriocauli; 谷糠 cavings; 谷壳 husk (of rice);cavings;chaff; 谷枯病 glume blight; 谷类 frumentum; 谷粒 corn;grain; 谷盆 valley basin; 谷气 essence derived from food; 谷神 mental faculties in quescent slate (qigong); 谷氏菌素 {药} gougerotin; 谷酸 glutaric acid; 谷穗 icker;earhead; 谷维素 {药} oryzanol; 谷物 grain;cereal;sito-;谷象 calandra;billbug;grain weevil;granary weevil; 谷芽 rice sprout; 谷雨 Grain Rain (6th solar term); 谷中谷 valley in valley; 谷种 seed-grain;seed-corn; 谷子 (粟) millet;foxtail millet;[方] (稻子) unhusked rice
谷yù(构词成分): 吐 ~ 浑 [tǔ yù hún] Tuyuhun, a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the West Regions in ancient times 另见 see also ɡǔ。 谷valley 谷云南西双版纳和红河南岸部分哈尼族地区一种家族组织。由若干父系血缘关系家庭组成。有自己的姓氏和族长,有些还有共同的墓地和少量的公有土地。同一个“谷”的男女严禁通婚。族长由懂得族规的年长男子担任。随着家族组织的解体,族长只是在处理有关“谷”的公共事务时意见受到尊重,别无其他权力。 谷(1)国名。或说是嬴姓。故城约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北。楚武王三十六年(前705)曾朝于鲁。后不见记载,可能为楚所灭。(2)齐地。在今山东东阿县南。楚成王三十八年 (前634),楚师应鲁国之请,伐齐取谷,并留兵戍守。成王四十年城濮之战前,楚撤出戍卒。 谷州名。隋末王世充置,约在今河南西部,确址待考。唐初废。 谷gǔ ❷ 出谷迁乔|空谷足音|五谷不分|五谷丰登
❸ 陵迁谷变|山鸣谷应|山栖谷饮
❹ 沧桑陵谷|罚依金谷|进退维谷|满坑满谷|满山满谷|跫响空谷|深山幽谷|响应空谷|虚怀若谷
谷谷,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或認爲上从二 “八”,“八”,分也,二 “八”下从口,會山谷二分如口之意。或認爲下从之 “口”表示山谷之口,上部二 “八”象水流,對比甲骨文、金文 “溢” 字字形可知。《説文》解釋爲 “从水半見出於口”。構形意義難以確定。本義是兩山之間流出的水或水道,引申指兩山之間的低窪地。文獻或通五穀之 “穀”,漢字簡化後 “谷” “穀”統一爲 “谷”。卜辭用作地名。銘文或用本義,或通 “裕”。 楚簡帛文作 ,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 ,古隸典型。 谷gǔ,yù (甲) (篆) (甲·浴) 从甲骨文两款来看,“谷”是“浴”的简化。甲骨文之“浴”,下为浴缸之形,似皿,上为人,人两侧四点表示水。“谷”省去其中的“人”。本义就是洗澡。《集韵》、《韵会》注音为“俞玉切”(yù)。《音学五书》认为,“虽有谷、欲二音,其实‘欲’乃正音”。借作山谷之“谷”与谷米之“谷”。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yù 浴(沐浴) 欲(欲望) 裕(富裕) 峪(嘉峪关) 相关链接 1.豁(huò),从谷,“割”(省)为声。本义为前后相通的山谷。《说文》:“豁,通谷也。”其音与壑(hè)相近。两个字中的“谷”均为意符。 2.“俗,人所欲也。”(《释名·释言语》)属会意字。
谷(ɡǔ)“ ,泉出通川为谷。从水半见,出于口。凡谷之属皆从谷。”(古禄切) “谷”甲骨文作 ,金文作 、 ,构意是山谷。“许云从水半见,于形不类。疑字本从 口,会意,两山分处是为谷矣。口则象谷口也”。[1]卜辞有:“甲寅卜,王曰贞:翌乙卯其田,亡災?于谷。”(《合》24471)[2] 或说“欲”为“谷”的分化字。黄德宽云:“谷,以口为声,盖取山谷两分如口,为口之同源分化字。或以为是‘欲’的初文。人口慕欲而垂涎与泉出通川状似,为‘同状异所’分化,后加注意符‘欠’分化出专字欲。”[3] 谷部有七个属字。如“谿”字下云:“山渎无所通者。从谷,奚声。”通行字写作“溪”。又如“ ”字下云:“通谷也。从谷,害声。”通行字写作“豁”字。《汉书·高帝纪上》:“宽仁爱人,意豁如也。”颜师古注:“豁然开大之貌。” 谷(7画) ❶gǔ(穀) ❷yù
 【提示】在汉字简化前,读gǔ,表示 “谷物” 的意思时,“谷” 的繁体是 “穀”;表示 “山谷” 的意思或读yù时,“谷”没有繁体。 *谷1gǔ7画 谷部 (1) 两山或两块高地之间的流水道或狭长夹道: 山~|峡~|山鸣~应(yìng)。 (2) 姓。
*谷2(穀)gǔ (1) 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五~|百~。 (2) 我国北方的一种粮食作物,籽实去壳后叫小米。 (3) 〈方〉稻;稻的籽实: 糯~|粳~。 另见yù(489页)。
*谷yù7画 谷部 吐谷浑,我国古代西北的一个民族,隋唐时曾建立政权。 另见gǔ(132页)。 谷 ☚ 谷部 谿 ☛ 谷1谷22.穀gǔ谷1是甲骨文以来的会意字。上四笔象流水,下口形本作“凵”,象洼(凹)地。本指两山之间的水流。引申为两山中间的流水道。再引申指两山之间。如:万丈深谷。 谷2是假借为“穀”。穀字从禾,𣪊(què,《说文》“从上去下也”)声。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如:五谷。又指一种去皮后成小米的作物。穀字因是粮食,民以食为天,所以又有善义。在古书里常用谷字代表,因两字古来音全同,宋元以来刻书也常用“谷”字代表。现在规定谷2为规范字。见《总表》。简单易写,便于学习。 谷穀★繁◎常★常◎常
谷,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1下象谷口(山谷出口),上象有水从谷口流出之形。本义读ɡǔ,溪水从山涧流向平原,引申为山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或夹道)、困境等,假借为庄稼和粮食作物的总称、生长、姓等;又读yù,用于“吐(tǔ)谷浑”,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穀,形声,从禾, (què)声,读ɡǔ,本义为庄稼和粮食作物的总称,引申为谷子(一种草本植物,是主要作物)、生长、善、美等,假借为姓。近代俗字、《手头字》、《简化字表》将“穀”简作“谷”,用同音字代替。 【辨析】 ❶“谷”与“穀”不是等义简繁字。这两个字分别用于不同的姓。 ❷古籍中的“穀”,除了用于农作物义之外,都不能简作“谷”。用于“穀梁(复姓)”和“《穀梁传》”(又称《春秋穀梁传》,儒家经典之一),不简作“谷”。 ❸以“谷”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u或ü,但声调和声母不同。sú:俗∣yù:浴、欲、裕、峪、鹆。 【构词】 谷物(穀物)∣稻谷(稻穀)∣五谷丰登(五穀豐登)∣硅谷(硅谷)∣山谷(山谷)∣深谷(深谷)∣进退维谷(進退維谷)谷 (gǔ)从水半見出於口。 【按】谷,《説文》:“泉出通川爲谷。”指兩山之間狹長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有水流匯聚。 甲骨文谷字作 ,上象水形,下象出口。小篆構意與甲骨文保持一致,會意山谷。 谷 ☚ 秃 角 ☛ 00000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