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廉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廉泉 ❶ 经穴名(Lian quan RN23)。 属任脉,为阴维、任脉之会。别名本池、舌本。出《针灸甲乙经》。 穴在颌下,结喉之上。喉头状如棱(廉)、舌下津液流如清泉,故名廉泉。取穴法:在颈部正中线结喉上方,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有颈前浅静脉、颈皮神经的分支。深层有舌下神经及舌咽神经的分支。主治中风舌强不语,舌下肿痛、暴喑,吞咽困难,舌缓多涎,舌强不语,口舌生疮。《针灸甲乙经》:“舌下肿,难以言,舌纵涎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口噤,舌根急缩,下食难。”《针灸聚英》:“口疮”。《类经图翼》:“主治咳嗽,喘息上气、吐沫舌纵,舌下肿难言,舌根急缩不食,涎出,口疮。”《备急千金要方》配然谷、阴谷治舌下肿难言,舌纵涎出。 向舌根方向斜刺0.5~1寸;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 又名舌本、舌下。位于甲状软骨切迹上凹陷与平胸锁乳突肌前缘联线的中点。 左右共2穴。主治舌下肿难言,舌纵涎出,舌根急缩,口疮,疟疾。 《素问·刺疟论》:“不已,则刺舌下两脉出血。……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灵枢·根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灵枢·卫气》:“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3寸中,标在背俞与舌下两脉也。”位置均与任脉廉泉不同。 指舌下津窍、舌下腺,为分泌津液的孔道。《灵枢·胀论》:“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素问·刺疟篇》:“舌下两脉者,廉泉也。”《灵枢·口问》:“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太素》卷27杨上善注:“廉泉,舌下孔,通涎道也。”《太素》29杨上善注:“廉泉乃是涎唾之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