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时平均数
亦称“动态平均数”或“平均发展水平”。动态数列中各指标数值的平均数,表明现象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一般水平。因各种动态数列的性质和特点及占用资料的状况不同,计算序时平均数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绝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一是由时期数列计算,则:  式中,ā代表序时平均数,a代表时期数列中各指标数值,n代表时期数列中的时期数。 二是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这须视占有资料的情况分别采用最适宜的方法: ❶ 如果时点数列是按时间间隔相等进行编制的,则:  式中,ā代表序时平均数,a代表时点数列的各项指标,n代表指标的项数。 ❷ 如果时点数列是按时间间隔不相等进行编制的,则  式中,ā代表序时平均数,a代表时点数列的各项指标,f代表指标间的时间间隔长度。 ❸ 如果时点数列是按逐日登记编制的,则:  式中,ā代表序时平均数,a代表各日记录的指标值,n代表研究时期的日历日数。 ❹ 如果时点数列是按只有在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进行编制的,则:  式中,ā代表序时平均数,a代表记录的指标值,f代表对应于指标值所延续的时间。 从平均数动态数列和相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因为无论平均数动态数列或相对数动态数列都是由两个绝对数动态数列的相应指标对比计算出来的,因此,它们的序时平均数也应通过分子数列的序时平均数和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的对比来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