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山名,在今安徽寿县东北。形容人极度惊疑恐惧,误把形势看得异常严峻。东晋和十六国时期,前秦王苻坚率领百万大军进逼东晋,企图称霸全国。在淝水,东晋统帅谢玄施展巧计将苻坚率领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有一天,苻坚与大将苻融登上寿阳城楼,看到东晋军队行列严整,士气饱满,不禁吓得胆战心惊。他回头望了望北面的八公山,只见冷风吹动草木一起一伏仿佛是人的样子,由于紧张过度,苻坚竟误以为那里全是敌兵。惊恐之中,苻坚率军逃回了长安。(见《晋书·苻坚载记下》)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成语。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敌兵。形容惊恐万状,疑神疑鬼。八公山:山名,也叫北山。在安徽寿县北,位于淝水以北,淮水以南。相传汉淮南王刘安曾同八公(门客苏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等)登此山,故得名。《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敌兵。形容惊恐万状,疑神疑鬼。八公山:山名,也叫北山,在安徽凤台县北,位于淝水以北、淮水以南。相传汉淮南王刘安曾同八公登此山,故得名。唐代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 “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 皆类人形,顾谓融曰: ‘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Bā gōng 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see every bush and tree on Mount Bagong as an enemy soldier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bā gōng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解义】八公山:山名。在安徽淮南市西。把八公山上的草和树木都当成了敌兵。形容人疑神疑鬼,稍有动静就感到害怕。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bā ɡōnɡ shān shànɡ, cǎo mù jiē bīnɡ把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上的草木都当成了兵。据《晋书·苻坚载记下》载,前秦苻坚在进攻东晋时,因见晋军军容严整而恐慌得误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作了晋军。后因以形容心中极端恐惧和惊慌。也简作“八公草木”,单作“草木皆兵”。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bāgōngshānshāng,cǎomùjiēbīng〔其他〕 将八公山上的草和树木都看成了敌兵。形容十分畏惧惊恐,稍有一点动静就非常紧张。语本《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毛泽东《论持久战》:“‘~ ’,是错觉之一例。”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bā gōng 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八公山:山名,在安徽省淮南市西。草木:草和树木。皆:都。原指精神错觉,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作士兵。后形容恐慌到了极点,一遇风吹草动就胆战心惊。《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 ‘此亦勍(劲)敌也,何谓少乎?’ 怃然有惧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